慢性胃炎的中医辨证和调理
慢性胃炎是生活中常见和多发的一种病症,发病诱因有许多,长期、大量地饮酒和吸烟,饮食无规律、饮食物过冷或过热、过粗糙坚硬,浓茶、咖啡和辛辣刺激性食物等都易诱发或加重病情。
慢性胃炎常见的症状是胃部疼痛和饱胀感,常伴有嗳气、反酸、烧心、恶心呕吐、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现象。由于消化不良,一些人因此产生营养不良、消瘦、贫血和虚弱,部分人还伴有神经系统症状如精神紧张、心情烦躁、情绪低落、眩晕、失眠、心悸、健忘等症。
慢性浅表性胃炎:炎症病变比较表浅,局限在胃黏膜表面一层。
慢性萎缩性胃炎:炎症病变波及胃黏膜的全层,并伴有胃腺体萎缩。
慢性胃炎在中医中多属于胃脘痛、胃痞证,中医上认为,慢性胃炎以胃为病变中心,不同程度地涉及肝、脾、胆等脏腑,常表现为寒热错杂,虚实兼见。中药可通过活血化瘀来改善胃内血流循环,以消炎解毒来解决胃内炎症。
中医上将慢性胃炎分为以下几个类型,辨证施治。
●脾胃虚弱型:素体脾虚,或饮食不节、饥饱失常,使脾胃受伤而虚弱,表现为胃脘痞满胀痛、食欲不振、食后腹胀、倦怠乏力。
●脾胃虚寒型:脾虚较重,脾阳不足,或贪食生冷,损伤脾阳,致阴寒内盛,表现为胃脘隐痛、饭后痛减、空腹痛重、四肢清冷,治法以黄芪建中丸(汤)温脾暖胃,缓急止痛。
●肝气犯胃型:情志不畅,郁怒伤肝,肝气犯胃,气机阻滞,升降失常,表现为胃胁胀痛,嗳气频繁,嗳气或排气后减轻,或伴有心烦易怒、胸闷善太息、颈部憋闷、咽部有异物感等症状。治疗用气滞胃痛冲剂疏肝理气、和胃止痛。
●肝火犯胃型:肝郁气滞,日久化火,肝火犯胃,致胃中灼痛、口苦、心烦、大便干燥,治以清泻肝胃之火。
●胃阴亏虚型:肝火灼伤胃阴或嗜食辛辣,耗伤胃津,引起胃脘隐痛、知饥不食、口燥咽干、大便干结。治疗以芍药汤滋阴养胃。
●血瘀胃络型:肝郁气滞或脾气虚,日久使血行不畅,瘀停于胃,产生胃脘刺痛或割痛、痛有定处、痛处拒按,舌质暗或有瘀暗斑点。
●寒热错杂型:既有口苦、口干、口臭、胃中灼热、想饮食冷物、大便干燥等胃热症状,又有胃部怕冷、进食冷饮食或胃部受寒后引起胃部不适、胃痛、胃胀等脾寒症状。
防治胃炎的中成药
香砂养胃丸
【组成】木香、砂仁、枳实、白术、豆蔻仁、茯苓、厚朴、香附。【用法】每服6克,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主治】本药有健脾和胃、理气消食的作用。适用于纳差乏力、上腹痛、腹胀、呃逆、嗳气、舌苔厚的胃炎患者。
胃气止痛丸
【组成】香附、高良姜。【用法】每服3克,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主治】本药有温中散寒、行气止痛的作用。适用于喜嗳喜按、口吐清水、手足不温的胃寒患者。
舒肝丸
【组成】柴胡、厚朴、川芎、香附、枳实、沉香、砂仁、木香。【用法】摇每次6~9克,每日2次。【主治】本药有舒肝解郁、和胃止痛的作用。适用于两胁胀痛、腹胀、嗳气、恶心的胃炎。
保和丸
【组成】山楂、六神曲、法半夏、茯苓、橘皮、连翘。【用法】每次6~9克,每日2~3次。【主治】消食导滞,和胃健脾。适用于纳差、腹胀、反酸、嗳气等症。
慢性胃炎简便方
方一:
【组成】小茴香、石菖蒲根、枳壳各100克,白酒100毫升。【用法】浸10天,饭后饮。【主治】胃炎
方二:
【组成】茶叶10克,赤馨花6克,砂仁6克。【用法】冲泡饮。【主治】胃炎。
方三:
【组成】绿茶1.5克,徐长卿4克,麦冬、青橘叶、白芍各3克,生甘草2克,玫瑰花1.5克。【用法】一起研为细末,开水冲泡代茶饮。每天1剂,3月为1个疗程。【主治】胃炎。
方四:
【组成】甘蔗汁、葡萄酒各1盅。【用法】合服,早晚各1次。【主治】慢性胃炎。
方五:
【组成】生姜200克,醋250毫升。【用法】浸醋密封,空腹服10毫升。【主治】慢性胃炎。
方六:
【组成】木瓜500克,生姜30克,醋500毫升。【用法】于瓦锅中煮,分2次吃完。【主治】慢性胃炎。
方七:
【组成】茉莉花、石菖蒲各6克,青茶10克。【用法】研为细末,开水冲泡,随意饮。【主治】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吃什么药好
慢性萎缩性胃炎药方
●黄芪30克,龙葵15克,三七10克,苏梗10克,徐长卿15克,鸡内金10克,八月札10克,乌梅10克,生大黄6克。每日1剂,水煎分3次于餐前服。
●炙黄芪15克,桂枝9克,白芍18克,炙草6克,生姜3片,红枣4枚。气滞加砂仁3克,麦谷芽10克;食积加山楂15克;舌浊加檀香5克;胃下垂加柴胡6克,升麻6克;便干加柏子仁9克,火麻仁15克;久病加黄精15克。每天1剂煎汁,上下午分服。
●炒白芍、北沙参、麦冬、石斛、丹参、生麦芽各10克,炙鸡内金5克,炙甘草、玫瑰花各3克,乌梅肉6克,水煎服,每日1剂。本方有滋养胃阴、舒肝柔肝之效,适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或溃疡病并发慢性胃炎久治不愈、胃酸缺乏者。
慢性浅表性胃性药方
●芦根30克,蒲公英、麦冬各15克,竹茹、白芍各12克,枳壳、石斛各10克,薄荷、甘草各6克,水煎2次,合并2次药液约300毫升,早晚分2次温服,每周服5剂。本方有清凉、理气、止痛之效,适用于慢性浅表性胃炎、胃溃疡偏热者。
●半夏、制香附、高良姜、炒枳壳(或炒枳实)、砂仁(打碎后下)各9克,用沙锅煎煮,每日1剂,每剂水煎2次温服。使用本方痛止后,可用本剂5~10剂,共研细末,温开水调服,以巩固疗效。本方有理气散寒、和胃止痛之效,适用于慢性浅表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
慢性胃炎怎样养胃 慢性胃炎怎么调理
慢性胃炎患者要在饮食方面十分注意:
●饮食规律、少食多餐、软食为主。
●应细嚼慢咽,忌暴饮暴食。
●避免刺激性食物,忌烟戒酒,少饮浓茶咖啡及进食辛辣、过热和粗糙食物。
●胃酸过低和有胆汁反流者,宜多吃瘦肉、禽肉、鱼、奶类等高蛋白低脂肪饮食。
●避免服用对胃有刺激性的药物。
●缓解精神紧张,保持情绪乐观,从而提高免疫功能和增强抗病能力。
●注意劳逸结合,适当锻炼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