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辅周闭经医案一则
白XX,女,27岁,已婚,1956年5月11日初诊。患者月事不以时下已二年半之久。近一月来头晕目眩,心中胸膈不舒,睡眠不佳,饭后脘胀,消化力弱,二便尚调,颈部右侧淋巴腺肿大约一年。现已两年零两个月经水未来潮,自觉脐下有软包块,按之则痛,肌肉日见消瘦。
检查:脉搏82次/分,体温37.4℃,血压104/64毫米汞柱。颈部右侧淋巴腺肿大,约1X1厘米,心、肺正常,肝在肋下能扪到边缘,腹部胀气,子宫体正常大小,后倾能动,左右穹窿无扪痛,子宫颈口有轻度糜烂。脉象两寸微,两关弦,两尺沉涩,此属肝郁脾弱,心肾不交,《内经》谓:“二阳之病发心脾”,女子不月,治宜先调肝脾。
处方:
抱木茯苓三钱 炒白术三钱 当归二钱 白芍二钱 醋炒竹柴胡一钱五分 丹皮一钱五分 炒栀子一钱五分 甘草一钱 制香附三钱 夏枯草三钱 吴萸八分 生姜三片
四剂。
复诊:服上方,头晕、目眩略减,饮食渐增,胸膈略舒,大便正常,月事仍未至,颈部淋巴腺仍肿大,脉如前,原方加消瘰之品。
处方:
抱木茯苓三钱 炒白术三钱 当归二钱 白芍三钱 醋炒竹柴胡一钱五分 甘草一钱 丹皮一钱 炒栀子一钱五分 川芎一钱五分 制香附三钱 夏枯草三钱 莪术二钱 三棱二钱 海藻三钱 牡蛎四钱
五剂。
三诊:服上方食眠较好,浑身皮肤觉痒,颈淋巴核略软,午后微短气,并见手足心热,脉尚如前,此经闭日久,络脉受阻,气血不和,仍宜调和肝脾,并主通经和络,病程日久,宜以丸剂徐图,兼服下方。
处方:
1.当归二钱 白芍二钱 白术三钱 桂枝二钱 泽泻二钱 川芎二钱 茯苓三钱 甘草一钱 制香附三钱 鳖甲五钱 鸡内金三钱 川楝炭二钱
五剂,每日上午服一次。
2.大黄䗪虫丸十丸,每夜服一丸,开水送下。
四诊:药后腰腹胀,仅下白物,未见红色,午后手足心热减,大便正常,消化稍差,舌苔秽滞,脉象如前,宜原方加减续服:
1.当归二钱 白芍二钱 醋炒柴胡二钱 白术二钱 川芎一钱五分 制香附二钱 三棱二钱 莪术二钱 官桂一钱 鸡内金五钱 川楝子(炮)二钱 炒小茴一钱 藕节五钱
三剂。
2.大黄䗪虫丸六丸,服法同前。
五诊:药后三天下少许红液,有似月经,间日以见少许,腰痛,小腹胀痛,二便正常,脉象转为弦滑,此血滞络阻日久、肌肉消瘦,若不能经消瘀,终必经闭血枯,今经有欲通之象,宜乘势续进。
处方:
当归二钱 川芎二钱 白芍三钱 桂枝三钱 三棱三钱 莪术二钱 丹皮二钱 延胡索二钱 五灵脂三钱 炙鳖甲五钱 川楝子二钱 鸡内金五钱 乳香一钱 没药一钱
三剂。
2.大黄䗪虫丸六丸。
六诊:三次攻剂之后,下血之量虽不多,兼有粘膜及白物。小腹按之痛,脉沉小紧,大积大聚,衰其半而止,改用调胃理气和血之剂。
处方:
茯苓五钱 白术二钱 当归二钱 白芍三钱 桂枝二钱 香附三钱 橘核二钱 川楝子(炮)三钱 泽泻二钱 鸡内金五钱 官桂一钱 木香一钱
五剂。
七诊、八诊:病情比较缓解,阴户下气(阴吹),时有粘膜脱出,小腹及腰仍有胀痛,脉弦滑,改用舒肝理脾,疏利积气。
处方:
竹叶柴胡一钱五分 制香附三钱 当归二钱 川芎一钱五分 川楝子二钱 五灵脂三钱 京三棱二钱 蓬莪术二钱 鸡内金三钱
先后十剂,并送茴香橘核丸,每次二钱,日二次。
九诊:月经来潮,量尚不多,有小血块,色紫黑,共行四天,腰已不痛,食、便正常,脉弦滑,病人至此经事已通,气血初顺,仍以原法调理,再过两月,而体力精神渐复,以后又有妊娠。
按:月经闭止而见肌肉消瘦,头晕目眩,气短心慌,手足心热,饮食较差,欲作风消之候,人见之莫不知其为虚,但颈部淋巴结核,气郁之象,少腹包块能移,血瘕之征。根据《内经》:“二阳之病发心脾。”先调肝脾,使其饮食渐增,头晕目眩渐减,而后通经化瘀,以法攻之。若只知其为虚,而补气补血;不知其月经久停,络脉受阻,气血不和,瘀结已成,而忽视通经化瘀,则虚者愈虚,闭者日闭,瘀者日瘀,而为血枯经闭。故用三攻之法,而月经即有欲通之机,虽不补而补已寓其中,气以通为补,血以和为补,三攻之后,而即用调胃理气和血之剂,虽不再攻而攻已尽其用,“大积大聚,其可犯也,衰其大半而止”。
本文摘自中国中医研究院著《蒲辅周医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