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瘦的中医辨证论治

作者: 中医爱好者 分类: 中医百科 发布时间: 2024-06-21 15:43

消瘦,也就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营养物质“入不敷出”,进而导致体重低于正常下限的一种状态,常见因素包括战争、饥饿、挑食、厌食、疾病等,这对患者的健康影响是很大的,因而还须多多注意,及时进行调理治疗,那么下面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消瘦的中医辨证论治。

消瘦的中医辨证论治

1.中气不足证

症状:形体消瘦,倦怠乏力,少气懒言,心悸自汗,食少便溏,食后腹胀,面色萎黄;舌质淡,苔薄白,脉弱

治则:补中益气

2.血虚失养证

症状:形体消瘦,头晕目眩,心悸怔忡,失眠多梦,健忘,面色少华,不思饮食,肢麻拘急,月经量少或闭经;舌淡白,苔薄白,脉沉细

治则:养血润燥

3.阴虚火旺证

症状:形体消瘦,潮热盗汗,午后颧红,心烦少眠多梦,干咳少痰,口干咽燥,两目干涩,大便秘结,面色潮红;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则:滋阴降火

4.阳虚里寒证

症状:形体消瘦,倦怠神疲,嗜卧,形寒肢冷,心悸自汗,面色苍白,腰背酸痛,腹胀便溏;舌胖淡有齿痕,苔薄白,脉弱

治则:温中散寒

以上就是对消瘦的中医辨证论治的介绍,想必大家也都有了一定的了解,消瘦患者除了接受医生治疗外,还须多多注意自身的日常调理,保持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从而促进病情的快速改善。(注:以上内容仅供了解,具体的辨证施治须让专业医师来进行。)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免费学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