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儿头,是好驯化的吗
禹州漏芦、蓝刺头,你猜猜哪个是这种植物的学名?蓝刺头是学名,没想到吧!第一次见到这植物,是在太行山海拔1300米的高坡上跟中科院的老师考察植物生境时看到的。记得那地方正好是崎岖山路的一个拐角处,远远发现对面的草坡儿里冒出一个个光彩鲜活的蓝色“小乒乓球儿”,领队老师也看到了,说了声“是蓝刺头”。走近一看,立时感到,这名字起得实在太贴切了。蓝刺头原来是一种菊科植物,草丛里冒出的“小乒乓球儿”是它的头状花序,看似一个“球”,实际上是由中心花轴表面放射性地向外侧生出的无数根“小刺”组成的,这些“小刺”其实是一个个的管状花,在每根“小刺”的顶端,都顶着小小的、蓝紫色的花瓣,组成一个乒乓球大小的蓝刺儿头,再配上深深锯齿的叶子,它的这个造型,很现代,很时尚,极富观赏性。从那次起,我就爱上了这种美丽的植物。
回到家里,翻开植物志查找有关蓝刺头的资料,忽然见到“干燥的根入药称禹州漏芦”,闹了半天,中药斗子里的禹州漏芦原来是这家伙的根,原来是老相识了。中药漏芦,来源于几种不同的菊科植物,目前临床常用的是漏芦(入药称祁州漏芦)和蓝刺头(入药称禹州漏芦)的干燥根。从功效上看,漏芦是个多面手,它既能清热解毒,又能排脓止血,还能消疮通乳,同时又能打蛔虫,是内科、外科、妇科、儿科都经常用到的药材。
自从第一次在大山里与之邂逅,我就想,这么有个性的好花,什么时候能够种上一盆,摆在家里该多酷啊。后来看到朋友从国外拍回的照片才得知,由于花型好,花色美,在欧洲的公园、街头,蓝刺头早就作为观赏植物被人们广为栽培了。直到去年,我在北京的街头也见到蓝刺头了,就在钓鱼台国宾馆对面的花坛里,欣喜之余,还拍下了一张照片留念。
这就是那张照片,你看得出来吗?跟前面那张野生的相比,是不是颜色变淡了,长势变弱了?其实,驯化野花,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就拿蓝刺头来说吧,起初,刺儿头在花圃里还很不适应,可现在,已经能在北京街头的许多花境景观中看到它开放了。开花倒是开花了,但总嫌没有在山沟沟里野长的可爱,这不是心理作用。第一,被移栽后的叶片变薄了,没有野生的厚实粗壮;第二,枝叶的颜色变淡了,从野生时的黑绿色变为苍绿色;第三,花朵从浓艳的蓝紫色变成了淡蓝色;第四,植株的分蘖减少了,花朵的数目少了;第五,头状花序的个头儿也小了一圈。
这再次印证了野生花卉的驯化是个复杂、系统的工程。从“野生 栽培(不适应) 栽培(适应) 栽培(繁盛)”,每一个飞跃都凝聚着园艺师们不懈的努力和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