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和病人都应反思的用药观念问题

作者: 中医爱好者 分类: 药材方剂 发布时间: 2014-01-12 08:00

书,记载有前人的经验与教训,是人类进步不可或缺的阶梯。

书是贮存人类代代相传的智慧的宝库,读书可以明白天理、地理、伦理、事理、情理与医理……,让人们远离愚昧与野蛮,实现进步与文明!

读书始终伴随着每一个人的成长与成功!但是,书上的知识都是旧的,别人的,孟子说:“尽信书,不如无书。”只有善于读书,又善于思考的人,才能读出新意,读出智慧,读出道理!读出你的信心与快乐!

《内经》“久而增气”的警示

如今,什么都时兴“快”,曾有“健康快车”推荐者,说黑木耳这个东西特别好,它可以降低血黏度。于是有的人天天吃,每餐都吃,吃得腹胀腹泻,而不得其解。要解释其中缘由,“久而增气,物化之常,气增而久,夭之由也”这十六个字,已说得很清楚了。求健康,着什么急,还是静下来,悠着点。

《内经》提出,饮食或药物有一个从“久而增气”到“气增而久”的量变到质变的转化过程,即《素问•至真要大论》说:“夫五味入胃,各归所喜,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肾,久而增气,物化之常,气增而久,夭之由也。”这一段文字的中心意思,即不论饮食或药饵,食入胃中,经过消化与吸收,各有归属。若有过偏,时间过久,疗程太长,矫枉导致过正,就会使正常的脏腑生理,出现失常的偏盛或偏衰,从而引发疾病,甚至危及生命。

有人说《内经》是一本百科全书,的确,我们医疗、保健等,似乎都能找到参照,这几句话告知如下道理:

首先,饮食美味,不可偏嗜。《素问•奇病论》云:“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食为民之天,不可一日缺,只有食入得当,不使有偏,才能康寿如期,度百岁乃去,反之,贪食肥甘厚味,或听信传言误导,过食黑木耳之类,都可能造成营养过剩,破坏人体的生理平衡。

其次,药有偏性,中病即止。为了治病,长期固定久服某种药物,会对相应脏器产生“增气”的效应,这种“增气”效应到一定阶段,会导致机体非药毒性损害,《内经》把这种“时效反作用生理效应”称之为“夭”(折返)效应,这也就是仲景在《伤寒论》中常要求的“中病即止”,或“不必尽剂”的道理。多年来中药的“用药疗程”问题,很不规范,完全依医者的个人经验而为。冠心病用“通心络胶囊”,多年都用,无疗程控制,可能成为“夭之由也”,必须警惕。

临床用药的量化、规范,是提高疗效、保障安全的大问题。“中病即止”是中医治疗学上有关时效量效的经典原则,久而增气,“久”到什么时候,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亟需认真研究。

第三,保健用补,滥则成害。近年国人大多已解决温饱,保健之热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滥用中药进补的现象十分普遍。这里的“滥”主要有两方面的意思。其一即用药不当。一般人不懂药性,也不知自己的体质偏盛,故参茸虽好,滥则生害。人参大补元气,气虚者,用之得益,若非气虚者,无端补气,“气有余便是火”,此多余之“火”,既能耗气,还能伤阴。一个好好的健康人,反被人参治成“气阴两虚”之体,何等冤枉!

此等实例太多,如火重者用鹿茸致口鼻咽燥,胸脘灼热,鼻衄、齿衄;而脾虚反用甲鱼补养,致腹泻腹胀,苔厚不食者,不胜枚举。其二即用药太过、太久。有时辨证用药都是正确的,却死守“效不更方”的原则,或将水煎剂改作丸剂,为巩固疗效,一用就是三个月甚至半年,鲜有不生害者。

此外,《内经》这十六个字,给我提出了一个重要问题,那就是医疗保健活动中的“禁忌问题”,医者不可不知,更不能虽知而不重视。药食五味,不可过偏,更不能滥用。医者要知其所宜,更要知其所忌与慎,以免生灾害。

禁忌问题重要吗?非常重要,“肆无忌惮,人间灾难”,人类文明是靠“禁忌”来实现的!但很多人不信此言,特别是商家、药厂,不敢、不愿相信这“夭之由也”,食与药,他们都宣扬其“宜”,并添油加醋,吹得天花乱坠,至于其不宜、忌与慎,避而不研究,知道也不肯说,何故?为了“钱”,就不管“夭之由也”了。

笔者用了三十多年时间,可以说已倾注半生精力,关注中医禁忌,学习中医禁忌,也研究禁忌,呼吁社会支持中医禁忌研究,并著成《病家百忌》(1987年出版)和《实用中医禁忌学》(2009年出版),但因禁忌是一个学人不屑为,商人不肯为的难题,至今这一重要学术方向仍处境尴尬,尚无适合的空气与土壤,这颗种子虽早已发芽,但难成长。有一点值得肯定,中医禁忌有价值,百姓渴求,坚信日后自有贤达能大胆地去尝试,这是我读《素问》这十六个字所获得的信心!

本文摘自重庆市名中医王辉武教授所著《老医真言》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免费学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