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象品悟之山药
山药的气就比较甘淡,没有特别明显的一股劲儿,黄精你还能感觉到明显的滋味,或者更醇厚一些,山药就更清淡一些。
山药的饮片比黄精还要细腻,生黄精的切片呀,是比较润的,比较软的,不容易掰开的,制黄精软软的,有点发粘,使劲儿拽才能拽开,山药是很脆的,一掰就碎,所以山药的气更偏淡,偏散一些,不像黄精那么紧致。
我们再看山药的植株,这是叶子,一个狭长的心形叶子,山药是缠绕茎,长的很柔弱,缠绕茎细细的,弱弱的,它的气也就显得柔弱一些。山药豆是在它的茎上长的,山药豆也可以繁殖的,学名好像叫零余子。
山药基本上都是种植的了,一片一片的种植,秋天叶子干了就可以收获了,一沟一沟的挖出来,山药挖出来就是这样的,长长的,长着细细的毛。山药一头粗一头细,粗的这头是长在地里深处的,细的这头是向上长茎叶的。这是山药苗,种山药都是在地里深挖沟,然后用木棍在地上捣一个洞,把山药苗栽进去,山药往下就有空隙,越长越粗,顶上是一根茎,细细的。
野生的山药是这样的,没有规则的,种植的山药都是挖一个很深的坑,人为控制它直直的长。
你看山药的饮片,很细腻的,气也是很清透的,炒山药就稍微黄一些,也是用麸皮炒,一般的炒药,除了极个别的是用砂子炒石头炒,大部分是用麸皮来炒。
山药本身就是一个食品,药食两用,山药之气很甘淡,很平和,没有太明显的偏性,和五谷差不多,所以山药是养人的,基本上没有什么治病的功效。脾虚,或者说中土阴亏的时候,用山药来养脾胃的阴气。为什么不用黄精来养?有时候有些小孩或者老人,脾胃很弱,吃得稍微多一点就消化不了,那么黄精这种阴柔之气,虽然比较清透,但还是有股收藏封藏的力量在里面,这对于脾胃太虚的人,承受不住,那怎么办,就要找一个更柔和,比黄精还柔和的药,就是山药。
山药就是没有任何脾气了,非常平和,非常缓缓的,甘淡养阴。有些小孩,以前生活条件不好的时候,吃不好,然后得疳积了,大脑袋,大肚子,细胳膊细腿,小细脖子,光吃不长,瘦得很,这个时候,除了用帮助消化的药,就是要用养阴的药,什么药最好,山药最好,就是用大量的山药,天天吃,顿顿吃,吃上几个月,慢慢地就把脾胃养过来了,就是我给你一个很干净的环境,让你自己慢慢去恢复。
如果用黄精,对这种很虚弱的脾胃就是一个负担,山药就不是负担,很润很平和,没有太大的偏性。气味越淡,偏性越小,对人体的影响越小,山药就是甘淡润养,有利于很虚的机体自己恢复,虚不受补,就是指的这个意思,就是你一补的话,他受不了,只能用很甘润很平和的药去养他,山药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这个要长期吃,吃上一段时间,慢慢去养。有些老人也是,说我吃了一段时间的山药,身体好了,一个道理。特别虚身体很弱的时候,用山药去润养,是一个很好的办法。
《金匮要略》中有一个薯蓣丸,薯蓣就是山药,治疗虚损,不管什么病最后虚损,很虚的时候,是以山药为主的方子,去调补。你看,一个药有它的特点,你知道它是干什么的,适合干什么,你让山药去冲锋陷阵,治感冒去,它治不了。你说慢慢养着去吧,养上一年两年的,山药适合。你看,药没什么好坏,再贵再便宜,偏性再大和偏性再小,都有它的用处,都有它必不可少,不可替代的作用,关键就在于把药了解了,熟悉了,知道它用在什么地方。
所以我开药,一个套路,所有的方子,前两味药都是干姜炒山药,所以病人说你就会这一个方子,为什么?因为这两味药,干姜用的少,山药用的多,一个温一个养,你什么时候吃都行,肯定没有问题的。我先有这么一个守护的措施,所以我的药开出来,有的人吃一年吃两年,长期吃中药,也没把肠胃吃坏,为什么,先上来就是这两味药,把你的脾胃先养住,先护住,所以其他的药物,尽管有一些偏性,会影响到脾胃,但是我有药养着,有一个防护,就可以维持一个长期吃药的基础。
你说一个人需要长期吃药,吃了一个星期一个月的药,好,把胃吃坏了,这咋办,病还没治好,胃吃坏了,吃不下药去了,所以用药的时候要考虑到中土,考虑到脾胃,不能因为用药把脾胃吃坏了。所以有时候我用药的方子看起来比较杂,比较大,可能是考虑得比较多,不像陈老师,单刀直入,三下两下好了。所以治病的时候该快快,养病的时候该慢慢。
一般山药的用量,15到30克就够了,没有绝对的禁忌症,太平和了,实在找不到有脾气的地方。我一般用炒山药,很平和,生山药微微有点偏凉,用于虚火比较明显的时候。如果脾胃明显虚寒,因为山药是偏润偏阴的一个药,不要单独用山药,要配合温养的药,用点干姜,小茴香、肉桂佐一下,也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