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医重整【中医入门】

作者: 中医爱好者 分类: 中医入门 发布时间: 2013-12-12 09:31
  中医学的发展进步,同其它任何学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一样,就是既要重视提高,又要重视普及,在普及的基础上提高。既要强调现代化,更要强调继承,有继承才能更好的现代化。如果没有继承,那就只剩空话。在中医断代,面临失传之际,为了中医的继承,为了让初学中医者,或正准备自学中医者,少走一些弯路,我想提供本人学习中医的一些经历,为后学者参考,或可借鉴或能鼓励,厚颜之曰:“中医入门捷径”。凡有不当之处,诚望同道指正。
一,中医是如何学成的你对中医有好奇心,你对中医有求知欲,或受前辈中医的熏陶,或受某种环境的影响,或经某件医疗事实的教育,你立志要继承中医事业,无论你是先立志,后培养兴趣,还是先感兴趣,后立志,都可以。明代学者王守仁说:“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古曰:“志于彼而又志于此,则不可名为志,而谓之无志。”所以学中医得专一。
瓦特,贫未上学,帮父亲干木匠活。又作钟表店学徒,实验室修理工,后靠自学,试验,发明了双动式蒸汽机......法拉弟,十二岁当报童,后当八年学徒,靠自学,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提出了电解定律......爱迪生,只上过三年小学,利用赶马车,卖报纸的空余时间,学会了收发报技术......最后成为举世闻名的“发明大王”。
在我国,自学成材者,比比皆是。南北朝的祖冲之,从小爱好数学,后来他算出了园周率“X”的值在3.1415926与3.1415927之间,他提出密率值比欧洲要早一千多年。
西晋针灸学家皇莆谧,原本在文学上很有名气,由于给左思《三都赋》写了一篇序,文词精妙,传抄者众,使洛阳的纸都涨了价......因中年时,误服五石散而至风痹......使他痛感医学的可贵,改钻医学,终于写出了在国内外都有重大影响的《针灸甲乙经》。
岳美中本来也是攻读经史诗文的,二十五岁时,因肺痨吐血,到医院就诊,答复:“肺病已深,非短期可治。”使他萌发了学习中医之念头,一面读中医书,一面将自身试其所学,肺病竟渐愈,又成为一位无师指点,自学成功的范例。
赵炳南的家里虽然无人学医,但隔壁却住着一位叫王二大妈的民间医生。赵炳南五岁出天花,六岁得痢疾,七岁患疟症,都是这位民间土医生治好的。就是这民间医生高尚的医德,精良的医术,潜移默化的言传身教,培养了他从小对中医中药的兴趣与热爱......
李克绍在解放前本来是做小学教员的,后来由于叔父患热性病被庸医药误致死,才立志学医。他之所以不学西医而选择了中医,还是受了反对中医者的启示呢。他购买的第一本医书,是浙江汤尔和翻译的西医著作《诊断学》。汤氏是最反对中医的,他在序言中写道:“吾固知中医之已疾,有时且胜于西医,但此系结果 ,而非其所以然。徒以结果与人争,无已时。”
看了这一段话,李克绍发现,连西医也承认中医治病的效果比西医还好,只不过由于中医所讲出的道理,是任何先进科技工具看不到的,才瞧不起中医。他当时想:“结果“和所以然”究竟何者重要呢?如果汤氏得了重危之病,他是愿意明明白白地知其病之所以然而死去呢?还是想法活着而宁肯暂时不知其所以然呢?他又进一步想:世上真有无因之果吗?中医能愈病,必有所以能愈病的道理,只是这种道理,可能暂时尚未得到科技的解释,或者已经有了中医的解释,而是目前人们暂时尚不理解罢了。
“业精于勤,治学之道,虽似无捷径可走,但有方法可循。我们须“得勤”而“得法”,与“得勤”而“得巧”。我们将“得法,得巧”称作捷径,有何不可?历史上有大作为者,如马克思,毛泽东,等等,他们既是政治家,哲学家,文学家,军事家,诗作家等,他们并不是对各科逐一的去学,而是善于用了触类旁通之法,去认真将各科的精华归纳,掌握了。难道我们立志学医,将几本医学主要的书籍不能归纳?甚于还入门没有路径?我所以帮自学中医的作了些归纳的示范,指出了入门的路径。
中医书籍分古代经典著作,历代各家学说,现代教材等三部分,初学者,该从何下手?
有人认为应从四大经典入手,才能打好理论基础,进而学习各家学说与临床各科,有人认为应采用浅显读物入门,逐步深入,以获取的一些医学知识。助你打开经典之门,效果会更好。
裘笑梅从师时,老师给了四本书,《医学心悟》,《濒湖脉学》,《汤头歌诀》,《药性总赋》,孙允中最初学医,得益于《医学三字经》,《濒湖脉学》,《汤头歌诀》,《药性赋》而被他称作“四小经典”。事实说明,由浅入深,不仅同样是正门,而且是捷径。
“学医三年,无病不治;行医三年,无方可用”。当你达到这个程度时,又得采纳各家之长,更进一层了.....

二, 学针灸——从“阿是”穴开始我读了一年半初中,未满十五岁,碰上66年席卷全中国的“文化革命”。学校的老师都成了“臭老九”,经常无人上课。因休学回家,被安置在本县边远山区,镇办企业,白石厂“工作”。
全厂有七,八十人,主要由炮工班,捶工班和搬运组组成。炮工在悬崖顶上打眼放炮,将岩层中一种叫石灰石的“白石”炸下山来。被炸药炸松后的石块互相卡在山上泥土中,炮工就爬上山崖,头戴安全帽,腰系安全绳,用钢铁撬棍将它们撬下山来,再用二捶打成片石。我们捶工就坐在稻草编成的草垫上,将片石捶成二至四公分大的小石子。然后倒下山脚挨近公路旁边,由搬运工上车,运到威钢。
听人说如果把练钢比成做豆腐,那么,白石就象是“胆水”。为了将白石都捶成二至四公分大小,我们捶工就必须用左手将片石按在地上,并随时不断的翻动着石块,以便让右手的小铁捶能时刻准确有效的捶击在石块的最佳平面位置上,这样速度非常快,而且两公分以下的废渣子又很少。一个熟练的捶工通常每天可以捶四,五吨石头。但捶工左手的食指,拇指与中指的指头就会被石块磨破,流血。我们用胶布粘上继续再捶。我们捶工再流血,再疼痛,再累都不怕,只怕不知什么时候悬崖上的石块会掉下来打死人。我先后亲眼看到过两个炮工从那十几米高的悬崖上摔下来,一个当场就摔死了,他叫李忠恕,死时不过三十岁。另一个摔成了脑震荡,他叫徐炳礼,曾任过公社党委书记。所以,我们白石厂的人都知道自己是在“血盆”里抓饭吃。
由于全厂露天劳作,凡白天,只要天上不落,无论阴晴,地面干湿,只需往地上垫一草垫,坐下来就开始捶石头。就这样日复一日,长期受到地蒸湿气(天阳之热力下蒸地阴之水液升腾而为湿气)的侵害,大多数职工都有轻重不等的关节肌肉疼痛,重着,软胀,酸麻的病症。面对于此,我去了外婆家。
这是我第一次用心观看外婆给病人施灸,是从头顶中央开始取穴的,叫百会穴,距后发际上七寸,于两耳廓尖连线之中点处,为督脉阳经之要穴,有通百脉,助阳气等扶正祛邪的功能,能疗外感,治头痛,眩昏,耳鸣,脱肛,癫痫等……
继而外婆用手试按患者的痛处,并问,是这里痛吗?答:“阿,是。”外婆说,这就是“阿是”穴的来历,灸了就有效,痛有定处,寒邪凝滞,中医治法叫“寒者温之”。针灸能直达病所,比吃药快,自古就有一针,二火,三汤药的说法。我刚才用艾绒搓捏成米粒大的圆柱,放在穴位上,每烧一艾炷,叫一壮,烧多少壮,则需按体质强弱,病情轻重,病程长短,而定,少则一至数壮,多则几十壮。这直接炙又分为瘢痕灸与无瘢痕灸……又有间接灸,如隔姜灸,隔蒜灸,隔盐灸等。总之都视病情所需而定。
其实针灸简便易行,效果明显,解放前,有个民间走方医,学了一些经络穴位,长于用灸,曾用“小儿灯火十三灸”救下了几条刚溺死的人命,后来人们送他“万病一火”的外号......
我回到厂后,怀着“万病一火”的本事,将外婆送给我的一小瓶艾绒药,学着右手拇,食指搓捏之法,全部都用在了一批批“患者”的“阿是”穴上,由于见效快,还引来了附近小煤厂的“工人”,虽然没收钱 ,第一次体验了那种被别人认同,当医生的感觉。在实践中领会了“万病一火”与“阿是”穴的作用。
再次去外婆家时,对我的要求提高了:你想要超过万病一火吗?要学,必须先背经络穴位歌诀,如:足三里

 三里膝眼下,三寸两筋间,
能通心腹痛,善治胃中寒,
肠鸣并泄泻,眼肿脚膝酸,
伤寒羸瘦损,气鼓及诸般。
从四总穴,马丹阳天星十二穴,回阳九针歌,穴位的禁忌开始吧,一面背,一面看书,把这些背熟了,书也看得进了门,指法,取穴等功夫也具备了。
就这样,我借来了外婆得几本书,一本:袖珍针灸便览,另外就是“川南国医函授班”中医全套,共九本,每本几十页。又买来一合毫针,一根三棱针,一根梅花针。(又名小儿针,与皮肤针)先从自己身上开始针刺试验,背着针灸歌括......
 自创进针歌经络顺逆取穴定,左手“爪切”十字纹,
右手持针“月园缺”,神定气闲缓进针,
进针八分可留意,行针得气最通神,
酸麻胀痛握分寸,捻转毫针病自轻。

自创俞穴歌

肺俞三椎一寸五,大抒一椎必五处,
九肝十胆脾胃焦,命门两侧肾俞数。

伤寒热入血室等病,非汤药所能愈,仲景早有明示,又肌肉,血脉,经络,风寒,湿邪,肢体疾患,或闪挫跌打等病,尤宜针灸之法,故攻守奇正,量敌而应者,将之良,针灸,药因病而施者,医之良也。
翻开“川南国医函授班”基础学第一页,赫然醒目十个大字:“救病民于水深火热之中”!落款是班主任屈龙飞题。往下页一段,我终生难忘。(是它鼓励我学医的)古云:十年能学成一举人,十年而不能学成就一医师,此语确实妨害医学进步已极,历代以来,受此语愚弄而不敢学医者,不知几十万万,未得此几十万万医师之调治,而误死忘之病人,更不知有几千万万,自反观二十年来,国内因病之死亡率,若交与悲观家,便以呜呼搓乎,一派语言,尽量形容,均描写不尽。岂不知谚有云,用药如用兵,治病似作战,其作战虽极危之事,若得善法,亦可转危为安,医,假以科学方法,将书弄成系统,例如学算术,先公式而后演算,则可在短时期内,触类旁通。融衍已成......
将险病者治成健康之身体,又何难之有?
全书又以问答方式,如:
问:有何证据说明医生的诊断没有错?
答:如见病人呕吐,我们说是胃病,不会说是膀胱病。见小便不通,我们说是膀胱病,不会说是胃病。
看后令人忍笑不禁的同时,又拉近了我对中医理解的距离。那本绘图外科学上,
问:敷药肿不消是何原理?
答:敷药肿不消,其理有二,一是病重药轻,二是药用反了。(指违背了“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的用药法则)
还有病理学,病因学,诊断学,方剂学, 妇科学,眼科学等等。全都简明而幽默,令人不知不觉中明白了医学原理。当然这些书与七几年的全国高等或中等医药院校教材相比,何止浅了十倍!那全套九本加起来,比一本内科学都少的多。但就是这些浅显明白的道理,使我学会了中医。我认为那才是中医入门与普及的好书。

三,学内科——要以方明证1967年,我十六岁,又被下放到附近农村当知青,离回镇只有两三公里,每逢赶集,我都要回家住一晚,甚至有时干脆读走学,那时养父虽然已70岁了,但为了带实习生,只得半休,每天上午都要去医院上班,经常是午后两点过才回家吃饭,有时走到半道上又被病人赶上,就跟着一起回家,继续处方,其实午后在家也不得闲,就算病人不来找,那些实习生们,民间的徒弟还有原来办班的已经临床多年的老师,院长们也是经常不断的来问这问那,有时病倒在床,但只要是病人来了,他侧转身来也要给别人看病,当然是叫我代替摸脉与看舌苔,再由他说开什么方,逼着我背了400多个汤头才基本适应了......
养父最爱对我强调的一句话,时方歌括背完了,要看时方妙用,医学三字经背完了要慢慢学,还有那些条文......莫望着我给你讲,不懂的可以问。方剂(汤头歌括)必须死背,背熟!而药性可以不背,或者少背,你把药物书翻开看,白芍的功能是柔肝止痛,养血敛阴,平抑肝阳。一你在用芍药甘草汤的时候,不是在柔肝止痛吗?你在用四物汤之时,不是在养血敛阴吗?你在用羚羊钩藤汤时,就成了平肝抑阳。你用桂枝汤,它又成了调和营卫,而药物学又没说,所有药物学在论药性之时,都是以方剂使用的效果来说的,所以你可以站在方剂的角度,去理解药性,一旦掌握了方剂,就基本掌握药性了,还有白芍的药量,书上一至六钱,怎么用?我们又只能站在方剂的角度看看,如桂枝汤:

头痛项强汗憎风,桂芍生姜三两同,
枣十二枚甘二两,解肌还借粥之功。

知道在用于表证之时,它与桂枝生姜用量相同,那么在用其他药物治疗表证时,也应考虑药量不宜过重,太重入里的道理,再看小健中汤白芍的用量:

小健中汤芍药多,桂姜甘草大枣和,
更加饴糖补中脏,虚痨腹冷服之瘥,
或感风寒不能表,阳虚体痛黄芪和。

另有一歌括的头两句是,健中汤既桂枝汤,倍芍加饴绝妙方,你看这解表的桂枝汤,加倍用了白芍的用量,以饴糖为引,所治之病完全变了,这才是真正的药性!还有石膏的用量,木防己汤中那句,“膏枚两个如鸡子”。两个鸡蛋大的石膏,就有四五两重(那时一斤等于十六两)白虎汤中的石膏会少于这分量吗?清代王清任用黄芪就是四两,石膏质重,为何反而不敢象黄芪那样用呢?现代药物学作怪!毫无根据的药量,还拿来考学生?
那王清任的几个逐淤汤不错,你一个也不能少背,他对气血理论和淤血理解得透,有独到之处,例如:他以人体“气”的重要作用,创立了补阳还五汤。他根据《素问•宝命全形论》说:“人以天地之气生”,:天地合气,命之曰人”。并说:“人行坐动转,全仗元气。......
治疗半身不遂,历代诸家各自立论不同。或主风,主火,主痰,主气虚感受风邪等,王氏认为:半身不遂,亏损元气的新见地,故于活血祛瘀药中重用补气药黄芪数两,以“气为血帅”,气行则通行之理发挥特效。又根据瘀不去,新难生而大胆创制祛瘀生新治法,如通窍活血汤之治心胸疾病,膈下逐瘀汤治疗肝区疾病(现在多用治疗肝硬化等,)少腹逐瘀汤治疗小腹疾病(多用于妇科盆腔内肿瘤)身痛逐瘀汤用于全身跌打扭伤,气血痹阻之病。

补阳还五汤
补阳还五赤芍芎, 归尾通经佐地龙,
四两黄芪为主药, 血中瘀滞用桃红。

通窍活血汤
通窍全凭好麝香, 桃红大枣老葱姜,
当归黄酒赤芍药, 表里通经第一方。

血府逐瘀汤
血府逐瘀归地桃, 红花枳壳芍草饶,
柴胡芎桔牛膝等, 血下化行不作痨。

膈下逐瘀汤
膈下逐瘀桃牡丹, 台乌赤芍玄胡甘,
芎归灵脂红花壳, 香附开郁血亦安。

少腹逐瘀汤
少腹逐瘀芎炮姜, 玄胡灵脂芍茴香,
蒲黄肉桂归没药, 调经止痛是良方。

身痛逐瘀汤
身痛逐瘀用桃红, 当归灵脂与川芎,
香附羌活兼甘草, 秦艽牛膝没地龙。

四,授徒与学医经验之谈(应就近找一位能解难的老师)1.边背边看书2.背诵宜早晨3.勤学必多问4.孤独不待人5.低头行路慢6.客来莫自寻7.闲谈宜午后8.三年抵十春 解释如下:
从第一天就进入背诵状态,先记忆,后消化,由老师预先归纳出来,大约一年后基本背完,或以教材为范围,兼学时方等书。在背诵的同时看书,歌诀中不懂的,随着也懂了,书上不懂的,如方剂,证型,舌,脉,辩证等,又与所背知识相应,相辅相成。凡新背一段,必不顺口,应从午后或晚上开始,以免耽搁珍贵的大清早,而早上刚起床就得背熟原来的歌括,再去待人接物。几天不提问,是偷懒?自学能力太强?老师未引导?其它原因?看见闲耍人来,找个借口走开,宁可孤独,少添杂念,小说,电视是决不能看。(现在特别包括上网)行路减慢是因为胸中所学自然涌现,故低头思索或背诵。家中来了亲友,客人,以必要礼节寒宣后,莫主动寻求聊天。午后精力多不集中,或闲谈,或午休,或散步,或随意翻阅。随着进程,若以教材为准的话,两年内已完全入门,包括中医许多需要理解的,及理解记忆的内容,各种基础在内。象这样学,第三年可在指导下学习临床,而后就可以出师了,包括能接受有关考试,因为在归纳时,已经采取了标准,深造便是自己的事了。

建议初学者,精准归纳后将其死记,日久才能活用,虽然临床症状不一定与书相合,但你也必须要有许多质的东西作为坚实的基础,才能成竹在胸,不然哪怕你悟性高上了天,也只能似事而非,更别说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了。莫将容易得,便作等闲看。以上的东西,是我多少年的心血?既是我走过了的路径,也是用其教了二十多个徒弟的,其中以此考了全县第一名的也有,这网上内行不少,若与教材不精准,不相合,我不敢说这话。说句中医肺腑之言,这中医若真断了,那老百姓咋办?那中医的仁术,悬壶济世不白讲了几千年吗?如果说我继续的在本地教徒弟,那能教几个?有何用?所以我选择了用网络,我不会上网,特意把我的女儿,从成都叫会来帮我,如果真有人正在学中医的话,请珍惜。若不是中医成了现在这样,我也舍不得将经验拿出来,唉,何况你哪里了解。

五,议论中医前辈

《医学衷中参西录》(合订本)是原来河北省盐山县已故中医张锡纯(1860至1933)所著。于一九一八至1934年陆续分期刊行,共七期,七册,三十卷,约八十万字。1957年5月第一版。74年第二版时,买到了这合订本《医学衷中参西录》。
原著中论人身之生理,哲学与医学之关系以及静坐练功等内容,被“新医”们大量删掉。
力挺中医骨干之一的张锡纯,与清末时期,唐容川,王清任等试图靠着书立说,勾通中西,分别为中医事业作出了较大的贡献。
全书目录分医方,药物,医论,医话,医案五大部分,注重实践,其观点均站在临床角度阐发。
如716页,4,脑充血兼腿痿弱
天津崔××,年三十八岁,得脑充血兼腿痿弱证。
病因 出门采买木料,数日始归,劳心劳力过度,遂得斯证。
证候 其初常常头疼,时或眩晕,心中发热,饮食停滞,大便燥结,延医治疗无效。一日早起下床,觉痿弱无力,痿坐于地,人扶起坐床沿休息移时,自扶杖起立,犹可徐步,然时恐颠仆。其脉左部弦而甚硬,右部弦硬且长。
诊断 其左脉弦硬者,肝气挟火上升也。右脉弦硬且长者,胃气上逆更兼冲气上冲也。因其脏腑间之气化有升无降,是以血随气升充塞于脑部作疼作眩晕。其脑部充血过甚,或自微细血管溢血于外,或隔血管之壁,些些渗血于外,其所出之血,若着于司运动之神经,其重者可使肢体痿废,其轻者亦可使肢体软弱无力。若此证之忽然痿坐于地者是也。至其心中之发热,饮食之停滞,大便之燥结,亦皆其气化有升降之故,此宜平肝,清热,降胃,安冲,不使脏腑之气化过升,且导引其脑中过充之血使之下行,则诸证自愈矣。
处方 生赭石(一两轧细)怀牛膝(一两) 生怀地黄(一两) 生珍珠母(六钱捣碎)生石决明(六钱捣碎)生杭芍(五钱)当归(四钱)龙胆草(二钱)茵陈(钱半)甘草(钱半)
共煎汤一大盅,温服。
效果 将药连服八剂,步履复常,病遂痊愈。

百余年来,虽然中医界尽力与西沟通,但因中,西殊途,更兼早已成“西医在权,中医在野”之局势了。
《血证论》为清末唐容川所著,只见80年版,全书共366页,分八卷,是专论血证的优秀之作,早已得到中医临床工作者的普遍重视,适合已经临床几年的中医阅读,书中止血,消淤,宁血,补血四大法已被教材采纳。

作者 第一页,一,《血证论》产生的时代背景
作者唐宗海(字容川),生于公元1862年,卒于公元1918年。时值鸦片战争之后,中国正在逐渐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之际。当时,医学科学已成为帝国主义对我国进行文化侵略的重要工具,正如毛主席所说:“帝国主义......对于麻醉中国人民的精神的一个方面,也不放松,这就是它们的文化侵略政策。传教,办医院,办学校,办报纸和吸引留学生等,就是这个侵略政策的实施。面对着帝国主义的文化侵略,在当时的中国医学界,出现了一股崇洋媚外的逆流,他们高唱“全盘西化”,“中医是杀人的祸首”等等。一时,那些洋奴,买办,反动文人纷纷登台表演,祖国医坛乌烟瘴气。后来北洋军阀的教育总长汪大燮,索性下令取消中医,使这股逆流达到登峰造极的程度。

清代王清任所著《医林改错》,对中医的贡献功不可没,尤以活血化淤的几个逐淤方被大家推崇有加。但是,对中西结合的激进,产生了某些抑中合西,削足适履的做法,故中医界又称“医林改错,越改越错”。造成了至今被“废医论”据作“稻草”攻击中医的口实。
医虽技艺,而深旨却难。西洋医学据形质之说,甚至敢于站在小小的细菌之上,蔑视我中华医学,而中医学者,(未真学会者)苦其经旨难明。得西之说,则大喜。于是竞相杨西而贬中。忘记了古圣垂示气化之理,实则先从洞明形质,但西医解剖形质,何曾窥探气化?故西医在我国虽然百年有余,能疗内科大证而被百姓传颂者有几?
求医者,并不尽慕于西,而我辈中医者,反欲自弃其学,以追逐钱财之易,而抛中就西,然为生存故,亦可稍凉,中西未见结合,西化却愈演愈烈,国医未复,狂澜又起,竟视祖先宝贝,为谬,为荒诞。此等妄谈,岂足撼数千载上悬日月不刊之圣经,而反惜大众之入火坑者,甘为众盲也。并非众人愚而我独智,只因大家不加思量,而徒以“科学”一词所趋,创为丧心病狂之举,诚世道之隐忧,令人太息。
伤寒•金匮,上承圣经,吾虽学浅,未敢论其解,但于其中搜求数方,得养父之指点,确能效如桴鼓,古今医林,书籍,汗牛充栋,未见能出其右,人果思否?以为圣作,空穴来风?今贱中医贵西医者,其治病仍未舍去中医,厚颜改称,可废医存药,如此种种,不一而足,争作无理之诟争。习医者,虽然好议前人之失,已求进步,但皆勇于卫道,未见豪无学问者,医亦入方之流,但得见脏腑,气化功能,谓道即在,而未敢上侮古帝昔圣,但清之王清任,则有意无意间,有所谵妄,试举证之:第一篇脏腑记叙,开口即以宋元人脏腑图论,与内经混驳一番,概称古人,难道内经要以宋元人脏腑图论为据?忽言灵枢曰,手少阴三焦主手上,足太阴三焦主足下,而灵枢实无其文。可笑者,谓黄帝虑生民疾苦,平素以灵枢之言,下问歧伯鬼臾,故名素问。
第二篇中,谓出气入气,吐痰饮津液,与肺毫无干涉,是古人误以咳嗽等证为肺病......又于图内肝下注:绝不能藏血五字。医书之气化岂能呆看,那经不又云脾藏肉吗?既重形质而轻气化余论为中医无取也。故不复议。
西洋人说,脑主知觉,心不主知觉,是但见其上之精华而不见其下之蕴蓄。不知阴为阳之守,阳为阴之使。阴阳动静之理,吾岂能测识,但有神圣之遗经在。
大凡西人长于化学,故其医学无非借助化学,而于天地之道,阴阳五行之理,人体经脉造化之机则茫然无知,故而我发贴说, 秉承了中哲内涵的中医学,以承认事物不同性质,将疾病分作“寒、热、虚、实”四大类,为西方文化不能解读,而古老的中药,无需换代就能杀死现代的病菌!又令西方人查遍五洲典籍找不着答案.故西医何能用“发炎”二字将不同性质的疾病概全?只能生出种种治标的手段,与万能的“消炎”……

虽然“有脑无心”的西说,据其形质之守旧不变,未知其所短,然国外早已有不少“有脑有心”的汉学家,因习中书而翻然改计者,百余年间,何待枚举?(今年电视,德国之人,因看仲景书,改名仲民,为信张仲景之民)作为中国人继续坐井观天,我们可知道,何为弱智吗?

六,伤寒与温病的关系由于《内经》详于针灸而略于药,故仲师尊《内经》之旨,依《神农本草经》之药。合《伊尹汤液经》之方,据亲历之临床实践,以自己卓越的天才,创造性的完备了我国医学第一部以药治病的方书《伤寒杂病论》,既现存的《伤寒论》与《金匮要略》。而称医中之圣。
经云,“病诸于内,必形诸于外”,故疾病的临床症状表理,实际就是人体各脏腑,经络病理的外在反应。而各脏腑,经络,属性有阴阳,部位有浅深,病性有寒热,病机有虚实,发病有层次,所以,伤寒六经辩证,实际就是包括了由脏腑,经络气化(由水谷精微营养物质基础所化生的,不断运动,转化着的动力功能)八纲等在内的综合性辩证论治体系。
《伤寒论》用药只八十多味,组一百一十三方,而呈三百九十七法,故其论理,识证,遗方,用药之独到精妙,堪称从古至今,独无仅有,历代医学名家将其比拟如神龙之出没,而鳞甲禁严。龙,有血有肉之躯,神龙,具有灵性的有血有肉之躯,出没,既不易捉摸之高深莫测,又是存在着之实体,磷甲森严,统一整体不可缺一之严格。
但由于年代久远,文词古典,义理难明,虽然历代注解作家,或从文字上释义,或从义理上发挥,或以临床予论证,或专辩疑解惑,希图连贯易懂,以助后学,故而被我们称作名家。
但名家见仁见智,各不相同,甚至门户之见,诋毁之言,甚或某些不切临床,脱离实际之处,又为后学添些障碍与误解,以至蒙头转向。如坠雾中,甚或替他辩护,比如:说是伤寒“传足不传手”。“伤寒只治寒病”,等等。我只是想提醒后学,凡从伤寒入手的,宜多一种版本,兼看则明,又宜就近找临床医师指点,兼听则明。
伤寒之深,大家公认,但浅人见之就浅了,比如我这种人,就是当年赤脚医生那种,只取其某些方,某些证,后来慢慢识些皮毛,一用就灵......我们没学会,那是可以谅解的,因为文化不高呀,故我敢在此论伤寒。我搞得不象了,看那些有学问的好不好不出来?
有人说,《伤寒论》只是为伤寒而设,并不包括温病,那张仲景另外的温病学可能失传了,或仲景长于伤寒,短于温病,有名家这样说,如杨栗山,王安道等。故而历代争得很凶。
但《内经•热论》说:“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难经•五十八难》更具体。“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所以仲师只取伤寒二字以括之。
从《伤寒论》的内容看,也的确包括了温病在内的不同热性病。那桂枝二越脾一汤不是辛凉解表的方剂吗?那阳明篇各方更不用说了。温病学中,化班汤就是《伤寒论》中白虎汤的加味,温病复脉汤,一甲,二甲,三甲复脉汤,救逆汤,都是从炙甘草汤衍化而来,增液承气汤不是调胃承气去甘草加生地,元参,麦冬?椒梅汤不源于乌梅丸?凉膈散不源于栀子豉汤?从开卷至终的理论,也都与《伤寒论》一脉相承,只不过专论温病罢了。
但《温病条辨》的巨大贡献,增加与明细了我们对温病的认识,有所发展,那就是三焦,与卫,气,营,血,辩证,以一横一纵的视角与具体有效的治病方法。故而被现代纳入了经典的范畴。

七,中医学书籍

在古代浩如烟海的中医文献著作中,历代医家们公认《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或《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包括《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为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但是象我这种文化,看得懂多少经典著作,不照样也学会了嘛,因为时方也是治病的,照样学得会,而且那时连教材也没有,还是32岁那年,为了竞读函授大学,与授徒的需要,才买了几本教材之类的书......
而1955年冬,中医研究院第一届西医学习研究班明确地提出了学员必须学习“中医四大经典著作”,即《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论》《金匮要略》。70年后,在中医研究院,北京中医学院主办的研究生班等各学习单位,又以《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为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以其作为学习中医理论和临床知识的重要读物。

八,辩证归纳举例:
阴阳夺天地之造化,五行演万物之生机,
七种辩证别疑似,神圣工巧探微茫。中医学要求理解(意会)触类旁通的知识,需要学者由浅入深的进行,别人帮不了忙。我特意将归纳后需要背诵在胸的在此作些举证。
八纲辩证
八纲,即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用表里、寒热、虚实来分析归纳临床疾病的病变部位,病理属性,邪正盛衰,疾病总的归属等情况的辩证方法,称八纲辩证。疾病表现尽管极其复杂,但总的类别不外乎阴证和阳证两大类。病变的部位,不在表就在里;疾病的性质,不是热证,便是寒证;邪正盛衰状况,邪气盛则为实证,正气虚则位虚证。同时由于八纲之间是互相联系的,可以存在着相互兼并、转化、错杂等情况,在组合上有很大的灵活性,因此临床上任何疾病都可以用八纲来归纳,是各种辩证的总纲。
症、证、证候、(即证型)病
“症”,是指疾病的单个症状(包括体征)。如:发热、头痛、舌红。是判断疾病的主要而原始的依据。
“证”,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综合分析各种症状,对疾病处于一定阶段的病因、病位、病变性质以及邪正力量对比等方面情况的病理概括。例如“肝胆湿热证”,病因是湿热,病位在肝胆,是属邪气有余的实证。所以说“证”是对疾病本质的认识。
“证候”,有证的外候之意,多指代表某证的主要症状、舌象、脉象等。即某证反映出来的现象的总称。
“病”,中医所指的病,是对疾病过程中主要痛苦或病理特征所作的概括,其中内伤杂病以主症为病名,如咳嗽、水肿、泄泻、白喉、消渴等。外感病由于常有明显的传变转化过程,主症常不固定,故多是综合病理而命名,如太阳病、阳明病、春温病、湿温病等。
“证”的确定,是以“症”为主要依据。每一证都有一定外候的代表症状(“证候”)。同一证可见于多种“病”,而同一种病的全过程可出现多种不同阶段的证。也就是“证型”。

卫,气,营,血,辩证
早在《内经》中,对温热病已有初步论述,如《素问•生气通天论》说:“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并有《热论》、《评热病论》等篇,讨论了温热病的病因病机、证治和预后等。继之《难经》指出:“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而《伤寒杂病论》就更明确地指出:“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这是温病学说形成的萌芽时期。
卫气营血辩证是外感温热病的一种辩证方法。为清代叶天士所创立。它是借用卫气营血之名,把温热病发展过程中病情由浅入深,由轻到重所表现的不同证候,概括为卫分证、气分证、营分证、血分证等四个阶段,并作为辩证施治的依据,这就叫卫气营血辩证。

卫分证型与方药
《灵枢•本输篇》指出:“卫”有“温分肉,充皮肤,肥凑理,司开合”的作用。凡温热病毒侵犯人体肤表,引起卫气失常,肺卫不利为主要病变的证候,称为卫分证。常见于温热病初期阶段(属于表热证)。卫分证的主要表现是:发热,微恶风寒,口微渴,舌边尖红,脉浮数等。因肺主皮毛,卫气与肺相通,所以邪在卫分时,常伴有咽喉肿痛、鼻塞、咳嗽等肺气失宣的症状。治疗上宗叶天士“在卫汗之可也”的法则,若热重咳轻(病在卫表者,宜辛凉透汗之法,银翘散为主;若咳重热轻(病在肺卫)者,宜辛凉宣肺之法,桑菊饮为主。
银翘散
银翘解毒把热清, 竹叶淡豆与牛荆,
甘桔薄荷散风热, 风温初起用芦根,
咳加杏贝渴花粉, 热盛枝子与黄芩。

气分证型与方药
由卫分之邪内传或温热邪气直入气分,引起正盛邪实、阳热亢盛、脏腑气机紊乱为主要病变,证以但热不恶寒、反恶热、舌红苔黄、脉数为特征,治以清气泄热为主的证候,称为气分证(属于里实热证)。因为气分的范围较广,证治上应根据邪犯气分所属脏腑、部位的不同,来进行辩证施治。一般说来,主证兼有咳嗽,胸痛,咯吐黄稠痰者,为热壅于肺,治以清热宣肺,麻杏石甘汤为主;若兼心烦懊侬,坐卧不安者,为热扰胸膈,治以清透郁热,栀子豉汤为主;若兼壮热,烦渴饮冷,大汗,脉洪大者,为胃热亢盛,热炽阳明,治宜清热生津,白虎汤为主;若兼潮热便秘,或热结旁流,腹满硬痛,苔黄燥或焦黑起刺,脉沉数有力者,为热结肠道,腑气不通,治宜泄热通便,增液承气汤为主;若兼寒热如疟,热多寒少,口苦、胁痛者,为热郁少阳,胆火炽盛,治宜清热疏胆,宜通气机,方如蒿芩清胆汤。

营分证型与方药
温热邪气由气分不解,或从卫分逆传,均可造成热毒内陷心营,出现营阴受损,心神被扰为病变特点的证候,称为营分证。常见于温热病发展过程中的深重阶段。营分证的主要表现是:身热夜甚,口不甚渴,心烦不寐,甚则神昏谵语,斑疹隐现,舌质红绛,脉细而数等。其中以舌质红绛,心烦不寐为辩证要点。血分证型与方药
血分证常以心、肝、肾的病变为主,多是营分证的进一步发展,为温热病的最后而深重的阶段。营血同源。因此血分证的主要表现,除了有营分证的身热夜甚,烦扰不寐等症以外,更以躁扰昏狂、舌质深绛和各种出血见症(如吐血、便血、溲血、斑疹透露等)为特征......

归纳:卫气营血歌括(初学者必背)

卫分发热微恶寒, 头痛咽痛口微干,
咳嗽少汗脉浮数, 薄白解表银翘蠲。

1.热壅于肺

气分发热不恶寒, 口渴红黄脉数兼,
咳嗽胸痛或鼻煽, 热壅于肺麻杏甘。(麻杏石甘汤)

2.热郁胸膈

热郁胸膈躁不安, 壮热口渴便秘难,
胸膈灼热如焚样, 唇焦咽燥红黄宣,
清热泻火又通便, 滑数方用凉膈散。

3.热炽阳明(阳明经证)

热炽阳明有四大, 舌苔黄燥白虎佳。(大烧,大汗,大渴,脉洪大)

4.热结肠道(阳明府实,大肠热结)

热结肠道满拒按, 潮热谵语便秘难,
沉实黄燥焦黑刺, 苦寒峻下大承安,
阳明三承峻轻缓, 大承痞满燥实坚,(痞满燥实坚为大承气的证)
小承之证不坚燥, 调胃热结无痞满。

5.湿热蕴结三焦

湿热蕴结于三焦, 倦怠肢酸热不高,
汗出而热不得解, 胸闷腹胀呕恶饶,
便溏尿赤苔黄腻, 濡数甘露消毒抛。

营分证治

1.热伤营阴

热伤营阴用清营, 夜热谵语与神昏,
心烦不寐班疹隐, 不渴红绛细数成。

2.热入心包

热入心包昏谵语, 舌蹇肢逆灼热取,
清心开窍清宫汤, 绛数或昏迷不语。

血分证治

1.血热妄行

血热妄行脉数绛, 灼热燥扰昏谵狂,
发班吐血与便血, 犀角地黄散瘀凉。

2.气血两燔

气血两燔大热饮, 狂燥谵妄头痛云,
吐血发班绛起刺, 浮大脉数用清瘟。(清瘟败毒饮)

3.伤阴动风

伤阴动风手蠕动, 暮热早凉心中动,
精神困倦虚数绛, 三甲复脉滋熄风。

此外还有营血的异同,温病的传变,与湿温的区别等,更加深入的归纳。

九,中医舌诊与中医脉诊归纳(与教材相合)中医认为正常舌苔乃由胃气所现,通过胃蒸脾湿上潮而形成。诊察舌苔,一定要排除一些假象,才能获得正确的诊断。首先要了解正常舌苔可以有的变异。正常舌苔应该是舌苔薄白而润,舌质淡红。据统计,正常人仅77~78%表现为正常舌苔,还有一部分正常人可出现一些异常的舌苔,尤其是吸烟的人,舌苔常较厚,并有灰、黄、黑不同苔色;经常失眠的人,舌尖常有红刺增生;喜食辛辣食物的人,舌质可较正常为红。
一般是由于局部的丝状乳头萎缩所致。中医辩证一般都认为属于阴虚、血虚;且认为舌前半剥脱为胃阴不足,舌根部剥脱,示肝肾阴伤,但临床也非截然如此。此外舌中有一条舌苔光剥,俗称鸡心舌,示阴虚较甚。如全舌剥脱,则称光剥舌,示胃肾阴涸,病非轻浅......
《灵枢•热病》说:“舌本烂,热不已者死。”这种由于热邪传聚于内,津液被伤而致“舌焦”;盛热不已,营血被腐,以致舌本糜烂,都是临床常有的见症。《金匮•腹满寒疝宿食病篇》说:“病者腹满,......舌黄,未下者,下之黄自去” ......这些都说明了舌诊在临床的重要。舌诊内容归纳歌诀:(舌脉歌诀特别重要,必须死背)
舌质
舌质淡白主虚寒,阳气虚弱气血连。

红主热与里实热,又见阴虚而内热。

绛为内热深重舌,外感邪热入营血,
或由内伤久重病,导致阴虚火旺得,

紫色应分寒与热,舌上紫班是瘀血,
淡紫 紫而湿润,阴寒内盛或。。。。。。
绛紫色深津液干,邪热炽盛损阴液。

舌苔
白苔主表赤主寒,薄白在表外邪传,
舌淡苔白里寒证,白 堆积疫痛连,

判断正气的盛衰,分辨病位深浅来,
区别病邪的性质,推断病势进退。。。

黄苔主里又主热,外感苔黄里传热,
胖嫩苔黄而滑润,阳虚水湿不化别。

灰色之苔主里证,见于里热寒湿证,
灰苔干燥热伤津,湿润寒湿痰饮停。

黑色之苔主里证,既主热极又寒盛,
燥裂芒秋(热)极津枯,润滑阳虚寒盛成。

另外,于60年7月出版的,由北京中医学院编写的《中医舌诊》还可以。

随后又出版了《濒湖脉学白话解》全书共88页,目录包括“四言诀”与“七言诀”两部分。可自行购买参考。
在七言诀中采纳脉象共27种,与古代相比少了疾脉。每种脉象除了解说而外,包括[体状诗],[相类诗]与主病诗,如:

一,浮
[体状诗] 浮脉惟从肉上行,如循榆荚似毛轻。三秋得令知无恙,久病逢之却可惊。

[相类诗] 浮如木在水中浮,浮大中空乃是芤。拍拍而浮是洪脉,来时虽盛去悠悠。浮脉轻平似捻葱,虚来迟大豁然空。浮而柔细方为濡,散似杨花无定踪。

[主病诗] 浮脉为阳表病居,迟风数热紧寒拘。浮而有力多风热,无力而浮是血虚。

提供陈修园归纳后的:

浮脉

浮为表脉病为阳,轻手扪来指下彰。
芤似着葱知血脱,革如搏鼓视阴亡。
从浮辨散形缭乱,定散非浮气败伤。
除却沉中牢伏象,请君法外更参祥。

沉脉

沉为里脉病为阴,浅按如无按要深。
伏则幽潜推骨认,牢为劲直著筋寻。
须知诸伏新邪闭,要悟诸牢内实存。
除却浮中芤革散,许多活法巧从心。

迟脉

迟为在脏亦为寒,一息未及四至弹。
结以偶停无足数,代因不返既更端。
相传代主元阳绝,还是结成郁气干。
除却数中促紧动,诸形互见细心观。

数脉

数为腑脉热居多,一息脉来五六科。
紧似转索寒莆闭,动如摇豆气违和。
数而时止名为促,促里阳偏却是魔。
除却迟中兼结代,傍形则出细婆婆。

虚脉
虚来三候按如棉,元气难支岂偶然。
弱在沉中阴已竭,濡居浮分气之衍。
痨成脉隐微难见,病剧精干涩遂传。
冷气珠丝成细象,短为形缩郁堪磷。

实脉

实来有力象悠悠,邪正全凭指下求,
流利滑呈阴素足,昭遥长见病当谬,
洪如涌浪细邪传热,弦似张弓木作仇。
毫发分途须默领,非人浑不说原由。

本人根据教材归纳的:临床常见十六脉(有的教材有缓脉,有的教材有濡脉,所以共为十七脉)

[临床常见十六脉歌诀]浮脉
浮脉轻取即可得,重按稍减而不绝。
浮而有力为表实,浮而无力表虚脉。

沉脉
沉脉轻取从不应,重按始得主里证。
沉而有力为里实,沉而无力里虚病。

迟脉
迟脉脉来多缓慢,一息不足四至间。
迟而有力为寒实,迟而无力为虚寒。

数脉
数脉来去多急促,一息脉来超五数。
数而有力为实热,数而无力虚热出。

虚,实脉
虚脉病主气血虚,(尤多见于气虚)
三部脉举按皆无力。
实脉病主为邪实,
三部脉较大而坚实(有力)。

滑脉
滑脉往来多流利,应指园滑亦好记。
滑主痰饮与食滞,又主实热妊娠句。

涩脉
涩脉往来多艰涩,轻刀刮竹作辨别。
涩主气滞血瘀证,精伤血少皆可得。

洪脉
洪如涌浪邪热亢,来盛去衰细思量。

细脉
细脉如线指下显,诸虚劳损湿又伤。(虚)

弦,紧脉
弦脉直长按琴弦,肝病痰饮疟痛连。
紧如转索而绷急,病主痛来又主寒。

促,结,代脉
促脉急数而时止,阳热亢盛药难使,
缓弱时止有定数,脏气衰微代脉指。
迟而时止称结脉,阴盛气结寒痰瘀。

缓脉
缓脉一息四至该,怠缓湿病,气虚排。
和缓有力从容象,正常之脉缓中来。

濡脉
濡脉浮中又细软,病主诸虚湿邪缠。

临床常见相兼脉主病歌
两种以上单一脉,同时出现名相兼,
单一主病的综合,相兼之脉主病然。

浮紧或为风寒痹,浮紧脉主表实寒。
浮缓营卫不相知,风邪伤卫桂支痊,
浮兼数脉为表热,浮兼滑脉表挟痰。

沉缓气虚湿阻脉,沉迟脉主为里寒,
沉弦肝郁或气滞,或为水饮内结连,
沉涩血虚血淤证,沉紧脉主里实寒。

弦紧脉主寒痛证,弦细肝肾阴虚连,
弦数肝郁化火证,或为肝胆湿热缠。

滑数痰湿实热证,洪数气分热盛严,
沉细数脉齐相见,便为阴虚内热传,
弦滑数脉齐相见,肝火之中挟有痰,
或为风阳上扰证,或为痰火内蕴燔。

七怪脉(败脉,真脏脉,死脉)
釜沸鱼翔雀啄漏,解索弹石同虾游,
五脏真气已败露,偃刀麻促与转豆。

脏腑生理功能歌括(授徒时原创)

心脏
心脏位居于胸中,包络围护于外从,
心主血脉与神志,开窍于舌华面胧,
血液运行心推动,精神意识思维功.
肺脏
肺居胸中应主气, 一身之气与呼吸.
外合皮毛鼻为窍, 宣发肃降通调机,
津液卫气周身布, 下输膀胱肺不逆.
心与肺
心肺关系在气血, 肺气助心行血脉,
肺气不足致心虚, 心悸气喘两虚得,
血行不畅失宣降, 气逆胸闷与喘咳.

一, 小儿指纹风,气,命三关歌
初起风关病未秧,气关纹现急须防,
乍临命位呈危急,射甲通关病势昌。

二, 小儿指纹色泽主病歌
身安定见红黄色,鲜红外感风寒得,
紫黑血络因郁闭,色淡为虚紫红热,
青色惊风与痛证,实证多见滞暗色。

三, 小儿指纹浮,沉主病歌
① 指上何故乍然浮,邪在肌肤未足愁,
② 忽尔之纹渐渐沉,已知入里病方深,
③ 腠理不通名表证,急行疏解汗之投,
④ 莫将风药轻相试,需向阳明里证寻。

以上虽然不是整版,为示范足矣。

初学者,重点在基础学之中,而其它学科需要结合着学,中医大内科进行分科学习,是为了便于掌握,将各科知识有机结合,是为了掌握它的整体性,这种反复进行分开与结合的学习过程,就是融会贯通的过程。
以方明证,可以理解为一方一证,要一方一方的去学,它需要一个证型,一个证型的自己进行归纳,又与一个方,一个方的相结合,把方与证看成一个紧密相扣的整体。但不能只限于方剂学中学方剂。如银翘散,你还得参照《温病条辨》或《温病学》中证型与治法的叙述。这样不仅能掌握了方药,证候,又懂得了理与法。
我们看出“辩证论治”得全过程,就是理,法,方,药的全过程,就是中医治病从理论到临床的全过程。
观《伤寒》113方,方方有法,我们理解为方既是法,而且是更具体的法。
看温病学,学了银翘散,你就初步学了辛凉解表法,学了桑菊饮,又多了一层辛凉解表轻剂之法,学了麻杏石甘汤,又掌握了幸凉重剂之法......
学了“时方”,补可扶弱,四君,八珍,人参养营等。又懂得了补法。十剂:
清,陈修园著时方歌括,时方妙用中,将108首方剂以十剂用分类。十剂:

宣剂:宣可决壅,如瓜蒂散。
通剂:通可去滞,如五苓散。
补剂:补可扶弱,如四君子汤。
泄剂:泄可去闭,如大承气汤。
轻剂:轻可去实,如麻黄汤。
重剂:重可镇怯,如真珠母丸。
滑剂:滑可去着,如五仁丸。
涩剂:涩可固脱,如桃花汤。
燥剂:燥可去湿,如平胃散。
湿剂:湿可润燥,如琼玉膏。
所以,你在掌握方剂(必须死背)之时,需要掌握证型,成都中医学院八零后曾出一书,好象叫治法与方药,其中特别强调重视对证型的掌握。
因为辩证论治就是将四诊所得到的病情(症状)归纳为某一种证型,从而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方法者,有方有法也。)
由于证型是对疾病一定阶段的概括,在临床就是诊断结果,而方剂是对药物更加有效治疗的代表,或归纳,在临床就是针对疾病(证型)的具体治疗方法。所以提出:学中医,要以方明证。
例如“风寒束肺”的证型,显见其病因为风寒,其病位在表,与脏腑种肺脏有涉,是风寒邪气所致之肺系疾病。故而有恶寒天汗,或头,身微痛,咳嗽,痰稀白,苔薄,脉浮紧等症状。(虽然风寒束肺见于脏腑辩证之中,但又因属外感疾病。故又见于内科外感咳嗽之中,叫风寒咳嗽,都以杏苏散为主治方药)

杏苏散(自编)

杏苏恶寒无汗云, 枳桔前胡和二陈,(二陈汤)
解表宣肺兼化痰, 苔薄脉浮咳嗽成。

掌握了杏苏散就能治疗风寒咳嗽,这就叫以方明证。虽然理解的深度不可能是一次性的,但归纳后的记忆是可以,并且应该是一次性的。(就连我们干了几十年,有些方剂用了多次,且能得心应手,但道理还是讲不出来,甚至还会经常犯八纲辩证中,寒热虚实的错误,所以我们不能要求别人非得把理,法学透了才开始学方剂与证型,而应该是同步进行的)

回得家来,有本县西医说,葡萄膜大脑炎,必须连服280天激素药,我未采纳。叫徒弟依照华西教授之方输液,兼服中药,七八日后全身发肿,被迫停止一切西药。继用纯中药四月始效,但易反复,只得请来公证处公安,写下遗书,以做两手打算,与徒议病用药,至年余乃愈病例分析:(三月后之作)

患者: 李四平,男,43岁,职业:个体中医内科,患暴盲至今四月余,于95年2月9日起病。
病情简历:患者平素性情急躁,不吃酒,爱吸烟,时有便结,吐痰,除此无它疾。于2月9日见空中有绿色光环晃动,次日双眼视力开始下降,几日后伸手不见掌,后略有好转,但双眼视物不清,视直为曲,视整为缺,或视单为双,自觉双目正面有黄色物状遮拦,头痛,项犟并觉头皮增厚,整个头皮变换部位按痛,从未间断,时腹胀,从小腹至胸。食量加大一倍以上,三五日发作一次,呈双目上下眼睑浮肿,眼珠剧烈肿痛,白睛发红,多在天明前发作,视力由此下降,待发作缓解几日后,视力又逐渐好转,反反复复两月多,头痛,项犟有所缓解,不能自行走路。现又连日发作四日,同样眼珠暴痛,不易睁开......。
主要症状:头痛,眼堂黑暗,时眼珠胀痛,发红,白睛黄,色浑浊,两眼如蒙,时有红筋,羞明,便结一月多,腹胀,身肿,项犟,两耳耳廓有一定萎缩,失眠,喜冷饮。时口干,舌苔黄腻。时又灰黑而干,舌中部挟有白粉堆积,脉弦滑数。

中医辩证:患者素无眼疾,外不伤及轮廓,内不损及瞳神,忽然盲不见物者,中医谓之“暴盲”。中医辩证为肝气上逆,并挟痰气湿热,上蒙清窍,导致气滞血瘀,至使双目失明。

病因病理:本病因肝胆湿热,日久横逆上扰清阳所致,肝气横逆,挟热并入阳明,则食量大增,口渴,饮冷,便结,噘阴气上冲心,则奔腾时作,而气往上抬,肝为甲木,胆为乙木,胆不用事而借肝为用,致胆郁痰扰,则失眠不寐,肝开窍于目,肝火上冲,则目赤,暴痛,流泪,羞明等症必作,肝气上逆,并挟湿热痰气熏蒸于上,上蒙清窍,久则致眼底隆起包块,而使双目失明。
头乃诸阳之首,今被邪所干,故头痛项犟等症作矣,眼堂黑暗,黑乃水色属肾,因肝肾同源,肝火灼阴,必涉肾水之伤而呈两耳萎缩之状,舌苔黄腻,脉弦滑数等症,更是肝胆湿热挟痰火之据,苔时灰黑而干,病之重也,舌上白粉堆积者,主郁痈之证,既与眼底凸出物相应。
治法:清泻肝胆湿热,散瘀消积明目。
方药:龙胆泻肝汤,佐以散瘀消积,清热明目之夜明砂,青相子,蒙花,刺力,入白芍,女贞平肝,益肝肾而明目为主。
急则治标:邪入阳明口渴便结时,以当归龙荟丸,或白虎合承气法治约其标。
入噘阴,气上冲心,气往上抬则用肝气奔豚法,或旋伏代赭石汤合香附旋伏花汤治之。胆热痰扰不寐时用黄连温胆汤加减。
从叫徒弟依照华西教授之方输液,肿后被迫停止一切西药。继用中药三月未效,请来公证处公安,写下遗书,又至月余,病情才开始渐渐稳定,眼睛渐渐复明......那一年半的病苦,半年的盲人生活滋味,磨砺了中医的意志与智慧,原来治疗之方,尽在掌握之中,不过药随机转,与有方有守罢了。这成都华西康复医院没住,这280天的强的松也没吃,难道“葡萄膜大脑炎,双视神经网膜病变,充水性视网膜脱离,转移性Ca等眼底病灶,”被中医治愈是偶然?

百代磨利几千年——历两百代,数千年之中医学,难道剑锋不利?
任人丢失泾渭间——清浊已分,恐是非不明,故而丢失于此。
慧眼若识通灵剑——慧眼蒙尘,不识华夏传家之宝。
主宰世界万万年——宝剑若出,终将引领世界医学潮流,何愁万万年之久?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