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的血虚是西医的贫血吗?
有些人听到中医讲自己是血虚,便以为是患了西医的贫血症。实际上,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西医所说的贫血,是指血液里的红细胞数目或红细胞所带的血红蛋白低于正常值。人体血液里红细胞的正常值男性为400-500万/立方毫米,女性为350-450万/立方毫米。血红蛋白正常含量男性为12-15克/100毫升,女性为10.5-13.5克/毫升。当人体血液内红细胞数或血红蛋白含量低于正常范围时,叫做贫血。造成贫血的原因很多,主要是造血原料不足,像铁、维生素B12缺乏等,骨髓造血机能降低,红细胞破坏过多或失血过多等。因此必须针对不同的病因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而这病因需要医院多方抽血化验来验证,再补充所缺乏的维生素之类的。
中医所说的血虚是对患者所出现的头晕眼花、心悸失眠、手足发麻、、面色苍白或萎黄、妇女月经量少、闭经等一系列症候群的概括。它并不等于西医的某一种病,它是肢体脏腑百脉失于濡养而出现的全身性衰弱证候的一个总称,多因劳倦内伤,思虑过度,暗耗阴血,或是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不足,或失血过多所致,久病不愈,温病后期也可引起血虚的证候,因此,在内、外、妇、儿科各病症中都可以见到血虚的症候。因为中医所指的血,不仅代表西医的血液,而且还包括了西医所述的高级神经系统的许多功能活动。故中医所诊断的血虚症,绝对不等于西医的贫血证。
中医对血虚证的治疗,多采用四物汤(当归10克,熟地10克,白芍10克,川芎6克),然后临床见症加减。同时,根据中医“气为血帅,血为气母”的理论,血虚者往往兼有气虚的表现。在治疗血虚的方剂中,加入党参、黄芪、甘草、山药等补气之药,才能取得良好的疗效。再则,血虚之证临床与阴虚证、血脱证有很多的症状有相似之处,患者要改善自身的症状情况请在医生指导下服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