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质的概念;体质与形态、体格和体型的关系
同学们好,现在开始上课。上一节我们把经络学说讲完了,脏象学说和经络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当中,关于人体结构学的理论。
我们今天讲第五章体质。首先说一说这一章的目的要求:一,要掌握体质的概念和正常体质的分类;二,掌握体质学说在中医学的应用;三,了解体质的形成因素。
下面讲第一节体质的概念。在没讲体质的概念之前,简要地把体质学说大致的情况向大家介绍一下。中医学从《内经》开始,就建立起了比较完整的体质学说。历代医家关于体质和健康与疾病的关系,都做出了不少的论述,都从不同的角度对中医理论的体质学说做出了各自的贡献。长期以来,关于中医体质学说,只是在具体的健康和疾病过程中,特别是在疾病和治疗过程中能够体现出来。而作为完整的学说,是在现代《中医基础理论》当中才逐渐地形成这门学说,这也是《中医基础理论》当中一个新型学科。近年来,又应用现代科学的手段和方法对它进行了研究。我们这一章仅仅是简要地介绍一下体质学说有关基本概念和原理。
(一)体质的含义。关于体质的含义,就现代的研究成果而言,表述的方法并不完全一致,就是从不同的角度、采用不同的定义的方法,对体质进行了定义。我们在这里,对体质做这样的定义。体质,是人体生命过程在先天禀赋和后天调养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固有特性。记这个定义的要素,关键词是固有特性,体质是固有特性。什么样的固有特性呢?是在人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禀赋和后天调养的基础上所形成的,表现为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方面的综合的相对稳定的固有特性。“稳定”这两个字要注意,它不是一般的固有特性,是相对稳定的固有特性。(1)强调它的形成是在先天禀赋和后天调养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2)具体表现的形式是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在这几个方面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固有特性。换句话说,体质是禀受于先天,调养于后天,在个体生长、发育过程中所形成的与自然、社会环境相适应的人体的个性特征。我们这样来定义这个体质,它的内涵:其一,这样一个定义,强调了先天遗传和后天获得,用这样一个内涵来表述体质是怎么形成的。人的体质,用我们中医学话说,取决于先天的禀赋。但是体质究竟会是个什么样的?那需要在后天的环境中不断地来进行培育。也就是说,体质不仅仅取决于先天,那就是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统一起来为体质的形成提供了条件。其二,强调人的体质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是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其三,人的体质必须是和自然、社会环境相适应。中医学强调天地人三才一体,强调体质的形,要和自然、社会环境相适应;其四,具体形式表现为人的形态、功能、心理状态,它反映在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心理状态几个方面。上述这几点,集中体现了中医学的“形神合一”的生命观。换句话说,形神合一就是中医学的体质观。中医学形神合一的生命观决定了中医学的体质观,强调“形神合一”。从《内经》开始,关于形与神的问题,《内经》就建立起中医学的形神观,也就是中医学的生命观和体质观。但是希望同学们注意,咱们中医理论关于形和神的关系,《内经》提出来“形与神俱”,这是在中国传统的心理学史上,在秦汉时期,第一次提出来形和神的关系,对中国的心理学做出了重要贡献,也是对中国传统的关于形神关系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中国传统文化关于形神的关系这对范畴,在心理学上,或者在哲学上,它在不断地往前发展。正确处理形和神,用我们今天的观点看,作为两者,那么是辩证统一这样一个思想,是直到汉代范缜。大家注意,将来有兴趣的话,可以读一读范缜的《神灭论》。中国的心理学史认为,或者说中国的哲学史认为,关于形神关系,直到范缜的时候,提出“形质神用”的观点,叫“形质神用”。形是质,神是用。实际上就是用体用合一来阐述形和神的关系,正确地处理了形神关系,比《内经》“形与神俱”又前进了一步。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上和中国心理学史上,学术界一致的共识。也就是说,我们今天讲的是在《内经》的基础上,吸收了中国古代哲学、中国心理学,关于“形质神用”的观点,就(是)说形神合一。我们在这里讲的形神合一,是现代中医理论形神合一,不是《内经》“形与神俱”的那个意义。“形与神俱”还没有明确说明形和神之间的辩证关系,只是强调“有形才有神,形去则神灭”,没有明确地、详细地论证它们之间的关系。在《内经》里面,请同学们注意,关于神,明确提出神是气,“血气者,人之神”,把它规定为人的神是某一种特定的物质。我们今天看来,神是大脑高级神经活动(的)一种产物,是物质高度进化、高度发展的一个产物,不是指某一个具体的物质。同学们在学习中医学神的概念的物质基础的时候,学习形和神的关系,应该是从现代意义来理解。注意现代讲的形神关系,已经是在《内经》“形与神俱”的观点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是从现代的认识的观点,特别是合理地吸收了“形质神用”的这个形神观。基于此,我们今天在这里面讲,形神的关系。体质,中医关于体质概念,就体现了形神合一。注意“形神合一”不能与“形与神俱”等同起来。中医学到了《类经》的时候,张景岳提出来“形神俱备,乃为全体”,虽然较“形与神俱”往前走了,他说“形神俱备”,但是就“形神俱备”这个判断,仍然还没有正确地处理形和神的关系,还不能是现代意义上的形神合一。这是第一点,讲一讲体质的内涵。
把握中医学关于体质定义的内涵,就是中医学的形神合一的生命观。换句话说,从形神合一的体质观这样的指导思想下来定义体质。(1)强调体质的形成禀受于先天,而调养于后天,先天是决定体质的首要因素,但是体质如何还要受后天环境的改变的影响。强调先、后天在体质形成过程中的作用;(2)这个体质形成要与社会、自然环境相统一;(3)表现的形态,体质,我们考察外在的生命表征是指什么说呢?是指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心理状态,这是这个概念的内涵。它的处延叫特性,固有的特性。特性也叫特征,是指什么说的呢?它的外延,它的特征,所谓特征,是体质特有的显著的表征或者标志,它以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心理状态表现出来。也就是说,用现代语言说,体质的特征的指标是什么呢?我们考察到的生命的表征,从形态结构来考察、从生理功能来考察、从心理状态来考察。它的性质,也就是说,这样一个体质概念揭示了生命现象的本质是什么呢?它的本质特点叫“形神合一”。把握中医学关于体质的含义,应该从这几个方面来把握。
体质的形成过程中,体质所表现出来的固有特性,它是通过在生命过程中,表现为健康和疾病过程中,就是生命运动过程中,通过健康和疾病而表现出来的。
(二)讲几个概念。就(是)体质、素质、气质、性格。同学们将来在学习中国心理学史、中医学的体质学说的时候,碰到这样几个概念。(1)什么叫素质?现在,素质大家是非常熟悉了,那我们现在强调文化素质、政治素质、思想素质。素质,在中国文化里面是个多义词。就现代意义来讲,素质有三个义项:①是指人和事物在某些方面的本来特点和原有基础。就是人,或者事物在某些方面的本来特点和原有基础,这是第一个义项,这是最大的义项,含义非常广泛;②注意是指修养而言,牵涉到中国的伦理,是指人们在实践当中不断增长的修养,比如政治素质、文化素质。我们在前面讲课的时候,反复强调同学们学习《中医基础理论》,通过学习《中医基础理论》里面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原理,逐步培养自己具有中国传统的、朴素的辩证思维方式,进一步来培养自己科学的、创造性的思维方式,那就(是)思维素质,仅仅具备这样的科学(思维)素质,就是指修养而言的;③指现代生理学和心理学,以至体质学说。注意第三个义项3,就是讲我们作为体质学说里面的素质如何来理解?体质学说:1.是指生理学范畴;2.就生理学一个分支,就体质学说而言,两者对素质的定义有所差别,不一样。在现代的心理学、生理学,素质是指人的先天的解剖、生理特点,主要是感觉、运动器官和神经系统的特点。素质是先天的解剖生理特点,主要是指感觉、运动器官和神经系统方面的特点。生理学认为,这个特点是人的能力发展的自然基础和前提。生理学这样定义素质,强调人的身体素质,包括了人的各种基本活动能力,是指人的各个器官、系统的功能活动在生命活动中的反映,它是通过人的形体在运动中反映出(来)的力量、速度、耐久力、灵敏性、柔韧性、协调性和平衡性。换句话说,身体素质,在现代的生理学和心理学所说的身体素质,就是主要的解剖生理特点,包括了形体运动所产生的力量、速度、耐久力、灵敏性、柔韧性(、协调性)和平衡性,这是生理学、心理学关于素质的含义。
在体质学里面。素质是指人在体质方面的本来特点和原有基础,包括形和神两个方面。体质不仅是我们中医学研究,现代运动生理学专门有一个分支学说叫体质学,它着重从运动、生理去研究体质的。在体质学中,素质,包括了体质的本来面目。大家注意体质的本来特点和原有基础,强调是体质。在运动的体质学当中,身体的体质,包括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也就是说,在体质学当中,身体的素质仅仅是体质的构成部分之一。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两者综合起来构成了体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运动生理学研究体质的时候,着重从运动能力来考察,通过运动能力来判断体质的好坏。
身体的素质与人的体型、体格、功能、神经、心理有密切关系。所以在运动生理学里面,关于体质,这个身体的素质,着重从运动能力来考察,这是在生理学范畴内:强调素质是人的先天的解剖生理特点,着重是(从)神经系统来考察。而在生理学的分支叫体质学,体质学里面讲的素质是体质的本来特点。用我们中医学来看、中国的心理学来看,强调体质是从形神两个方面来考察体质的本来特点和原有基础。这就是关于素质的含义,要求同学们掌握的:①从生理学意义上来衡量,就是(从)生理学和心理学来衡量,来掌握什么叫做素质。②在现代的体质学,特别是同学们将来阅读运动生理学的时候,那个体质,着重强调的是身体的素质和运动能力。注意我们中医学体质学强调的素质,是形神的统一,又回到前面体质概念上去。体质和素质的关系,即我们上面讲了素质的含义,从这个素质的含义又强调了体质和素质之间的关系。我们看在生理学,特别是刚才我们提出让同学们掌握,中医体质学说关(于)素质的定义的时候,大家看体质、素质,素质应该是表述体质一个内涵的一个概念,但是它应该是它的下位概念。体质概念大,体质包括形、神两个方面;那么素质,仅仅强调体质方面的本来特点和原有基础,这是现代中医体质学说和生理学、心理学关于体质的定义意义相近,强调的是先天的解剖生理特点。
(2)气质。气质这个概念,在中医历代文献中,不仅是中医学历代文献,而且在中国心理学史的历代文献中,体质、气质混称,不分,常常是把两者视为同义语。我们这里面讲的气质,是指现代中医基础理论,或者说现代的中医体质学,中医体质学说,除了已经出版了几本中医的体质学,以北中医(北京中医药大学)的王琦教授为代表的,从七十年代开始研究中医的体质,形成了专著。同学们有精力,建议同学们看一看,进一步来理解中医的体质学说。在现代的中医体质学说当中,体质和气质是有区别的。气质是指个体出生之后,随着身体的发育、生理的成熟而发展起来人格心理特征,气质是个体的人格心理特征,简单地记它的定义,这样来记。那么这个个体的人格心理特征,包括哪些要素呢?包括性格、态度、智慧等等。它是怎么形成的?是在后天形成的,是随着出生之后、随着身体的发育、生理的成熟而逐渐发展起来的。注意气质强调后天的作用,而素质强调是先天的作用。虽然中医关于体质,强调禀受于先天而培养于后天,强调先后天的统一,但气质着重强调在后天过程中,怎么样逐渐地形成他的人格心理特征?而素质强调的是禀受于先天的本来特点和原有的基础。中医学,或者说叫中国传统文化,或者说叫做中国心理学史,气质又常常称为气禀、禀性、气性。大家注意,这个气质,在中国古代哲学关于心学这个范畴,常常在心学这个范畴里面,反复使用。也就是说,气质和心、和性相关,中国古代文化重要范畴,心范畴、性范畴。我前面讲课中建议大家将来读一读中国心理学老前辈高觉敷老先生一部代表著作叫《中国心理学史》,也建议同学们读一读《中国古代哲学史》心范畴。读一读什么叫做心?什么叫做性?它和气的关系,和气质的关系。气质,西方心理学也讲气质,现代心理学也讲气质。注意中医学在我们这一章所讲的气质,比现代心理学所讲的气质,内容更加丰富。中医学强调形神合一,而现代心理学讲的气质,强调神。这是第二。什么叫气质?
(3)什么叫性格?性格是指个体在现实中习惯了的稳定态度和行为方式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大家注意,将来学习《心理学》的时候,这个性格和气质不同。人格心理特征和个性心理特征,它们还有差异。所谓的性格,在《现代心理学》当中,是指个体在现实中习惯了的稳定态度和行为方式。稳定态度和行为方式通过什么样的生命征象表现出来呢?通过个性的心理特征。哪些是指个性心理特征呢?比如骄傲、谦虚、勇敢、怯懦等等,这些个术语,这些词都是表现人的个性心理特征的。有的人说这个人性格内向,这个人性格外向,就是指在现实生活中逐渐地习惯了一种稳定态度和行为方式。同学们是学医的,一旦毕业生产实习开始,接触患者,每天在病房实习,在这种特定的环境下,原来性格活泼、外向,那么在这个特定的环境下,由于工作的需要,你必须认真去思考、去了解病人的痛苦,为病人解决痛苦,许多原来性格外向的同学,逐渐地沉静起来,表现为性格内向。这个性格的形成,就是在医生这个特定的职业,特定的环境下逐渐来形成的稳定的特点。对事物观察态度和行为方式,就是在不同的环境下,在后天的过程中,由于环境因素的影响,他的行为方式和对事物的态度,就会有所改变。性格是指这个意义而言的。中医学所说的气质和性格,和西方的心理学,有联系又有区别,它始终强调形神合一,不着重从心理学来考察问题,这就是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上面讲的要求同学们掌握体质与气质和性格的关系,同现代心理学,东西方文化相比较来定义,我们上面讲这几个概念。
下面讲一下体质与形态、体格和体型的关系。这几个概念,大家注意,前面我们讲了在运动生理学中,也就是在运动生理学范畴内,讲这个体质,强调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通过运动能力、身体素质,判断这个人体质好坏,常常通过这样几个概念表现出来,也就是说,用这几个概念来表达这个人身体好坏。(1)形态。形态是指躯体的形态。形态这个概念,包括人体的各部分的大小、重量、特征、骨骼、体形和身体的姿势等,它是体质的基础,这就是人体的形态。将来同学们学习《人体解剖学》,属于人体形态学,从大体上来讲人体的形态学。在体质学里面所说的形态,就从解剖学来说,包括人体各个部分的大小、各个组织器官的重量、它的特征、它的性征、它的骨骼、体形和姿势。形态这个概念,包含着量的概念,就是对人体进行测量。
(2)体型。体型是指人体各部位大小比例的形态特征。它是以躯体形态为基础的,并且和人体的内脏有一定的关系。在运动生理学上、在体质学上,用它来衡量人的体格,作为一个重要指标,用它来标志人的生长、发育状况。中医学体型在病理学上有个重要的论断。叫什么呢?象我这样的瘦人,瘦人怎么着?“瘦人多火”。那胖子怎么着?“肥人多痰”。胖和瘦,是指体型而言的。衡量这个人的身体胖和瘦,那是从测量学来表现各部分大小比例。它是考察人的身体素质,是一个重要指标。中医讲肥瘦长短,汉语的概念叫体格。
(3)什么叫体格?体格是人体生长发育水平、营养锻炼程度的状态。注意体格是一种状态,这个定义包括三个要素:①生长、发育水平;②营养状态;③锻炼状态。它是考察体质的标志之一。我们当医生,将来学《西医诊断学》,有个体格检查,体检。要量一量,测量一下这个人的身高、体重、胸围、肩宽、骨盆等等,这些指标是反映体格,反映人的发育水平、营养状态和锻炼程度。体检,全称叫体格检查,简称叫体检。中医在四诊当中,强调望神色形态。形,望形,可以理解为考察这个人的体格,通过他表现出来的形态,我们就知道他的营养状态、发育情况、锻炼的程度。就第一个问题里面教的几个基本概念。同学们重点掌握什么叫做体质?注意在中医基础理论当中、在现代中医体质学当中,体质的含义,这是第一。在这个前提下,在阅读中医历代文献的时候,涉及到几个术语。什么叫素质、气质?把它们的关系搞清楚,在此基础上,了解什么叫性格、形态、体格、体型等等?重点在体质的含义。
从体质学说,我们衡量判定这个人是健康的体质。中医学有哪些标志呢?从形和神两方面考察。中医学的生命观,也是中医学的体质观叫“形神合一”。中医学考察人的体质,也是从形和神合一这个观点来进行考察的。我们在前面讲气、阴阳学说、五行学说、脏象、经络、气血精津液的时候,从不同角度都阐述过健康的含义。从气一元论看“气之和为正”,意味着人体是健康的;从阴阳学说说,“阴阳和合”,或者叫阴阳匀平,意味着身体健康;从五行学说说,人体以五脏为中心的五个系统,生、克、制、化,五行互藏,处于动态平衡状态,意味着健康,体现了天地人三才一体;就脏象学说而言,以五脏为核心的脏腑系统的功能活动处于动态平衡,表现为脏腑气血和合,阴阳平衡;从经络学说来看,用它来说明健康的内涵,就是以十二经脉为主体的经络系统,这个网络系统,在正常情况下,不断地、循环往复地,阴阳相贯,循环不已的运送生命物质,通过经络调节,保证人体内部,以及人体外部的阴阳平衡,意味着健康;从气血精津液学说来说,在生命物质系统中,它们的互相化生,它们所反映出来的脏腑经络的生理功能处于正常状态,意味着健康。从不同角度来定义健康,其中中医学从辩证系统的科学思维,就是这个意义讲,着重从阴阳来说明它,所以我们这里经常讲叫“阴阳匀平”。从形和神的关系来看,就(是)形神合一。生理标志,着重是从形来考察的。比如中医文献上,用这样一些术语来表达它,“形体壮实”,看这个人,看看他体态,看看他的面色,面色要求红润。红润,他是营养状态良好的一种标志;“呼吸微徐”,那就是呼吸调匀。呼吸调匀说明什么问题呢?说明人体的气机升降正常。气机升降正常意味着人的各种生理功能是正常的。各种生理功能正常就是健康,标志着健康;“须发荣润”,头发和胡须要含有光泽,不是枯燥的,我们前面讲过,“发为血之余”,到衰老情况下,营养状态不好的情况,会出现须发枯涸、脱落,这是中医判定。西医的体质学它不看重这个,运动员它不考察头部,你这个人是不是拔顶了,头发是干了,那不考虑,中医非常强调要润泽,有光华,颜色还得好;“双耳聪敏”,就是这个人听力非常正常;它标志什么呢?“牙齿紧固、坚固”、“腰腿灵便”、“步履轻盈”,这一些反映了什么呢?如果它可以说是肾气旺盛的一种标志吧!我们既强调先天,又强调后天,从脾肾这角度理解;“二便正常”,体现了“六腑以通为用”,气机通畅。中医学考察这个人是不是健康?既问胃纳如何(就是食欲如何),又要强调二便的通畅不通畅?望神,看这个眼神,通过目(心灵的窗口)来判断,通过这个形体,反映出来的神志的功能如何?看它是不是神,生命的表征(的)集中反映;“脉象调匀”,中医考察的时候,在视诊看脉,脉要调匀,意味着脉有神,有胃神根,是从形体方面,以这些标志作为考察健康,提示是健康的指标。心理指标,用现代意义讲心理指标,主要是表现为这个人始终精神饱满,处于良好的精神状态;情绪就是喜怒忧思悲恐惊,情绪怎样?要求“情绪和调”,始终保(持)好良好的一个情绪,对外界剌激,反应既不过强烈,也不是无欲;性格,这个人无论是内向和外向,这个性格非常随和,善于与人共处;人脑的记忆,既是心理又是生理,这个人记忆良好。用这些指标从形到神,考察这个人体质如何?将来同学们在学习《诊断学》的时候,望诊,神色形态,观察这个患者进来以后,通过观察,考察他形和神,来判定这个人的体质如何?这节课就到这里,休息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