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之阴阳
中医学对人体的认识,其实就是阴阳五行的思想在人体上的应用。
人体有上下,则以腰为界,腰以上为阳,以下为阴。
人体有中外,则脏腑居中为阴,四肢在外为阳;
人体有表里,则皮毛筋肉在表为阳,骨髓在里为阴;
以阴阳为总纲来认识人体的结构,则人体可有上下内外之别,是为大体;用阴阳的思想来认识人体的生理过程,则更可以在启迪智慧,洞悉自然。这里仍用我们前面讲到的以火温水来化气的例子,来看看人体的生理过程。
人体的各个脏腑组织要实现各自的功能,首先需要一个相对恒定的温度,也就是我们的正常体温。这个体温,就是锅下面燃着的火。而我们人体固有的脏腑组织,这些有形的器官,就是锅里的水。当微火燃起,水渐温热,锅里开始有蒸气徐徐而出时,就是人体内的“气化”的过程开始了。通过气化,吃进去的饮食物被转变为“水谷精微”和糟粕;前者用来供养人体,后者被传导排出体外。通过气化,肺脏主持呼吸运动,人体不断的吸入清气,呼出浊气。通过气化,心脏推动血液在脉管内运动不息,荣养周身。
一句话,人体内各个脏腑的功能,都有赖于“气化”。而气化的实质,就在于阳加于阴。有朋友问:如果锅里的水一直是那么多,最后不是就会被烧干?其实何止是水,如果一直持续不变,锅下的火也会熄的。生命之所以能够成为生命,就在于生物体具备不断的自我补充的能力。我们每天吃掉饮食物,吸入新鲜空气,就是在为我们的身体补充进锅里的水,和锅下的火。
疾病之阴阳
由于阴阳间存在着相互为用,又相互对立制约的关系,正常状态下,阴阳会处于一个动态的调节过程中。阴阳的量是相对平衡稳定的,表现在人体上,就是健康。而一旦这个平衡被打乱,疾病就发生了。阴阳失去平衡,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i 阳偏盛。所谓“阳胜则热”。ii 阴偏盛。所谓“阴胜则寒”。iii 阳偏衰。所谓“阳虚生外寒”。iv 阴偏衰。所谓“阴虚生内热”。
前面我们讲了“气化”的生理过程。人体要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需要不断的补充水和火,让阴与阳维持在一个相对平衡稳定的状态中。如果出现了上面四种不平衡的状态,会出现什么问题呢?继续用水火的比喻来讲。
如果烧水用的火太大了,水温持续升高,过不多久,锅里的水就沸腾起来了。在人体内,这种状态就成了发热。患者高热不退,满面通红,大汗淋漓,这就是锅底的火太大了。治疗的方法,就是把这些火取出一些。中医有一种通过苦寒清火从大便出的治法,被形象的称为“釜底抽薪”,讲的就是这样道理。
下面的三种情况,我想还是给大家留作思考吧。通过这种形象的思考,对认识中医的基本思想,把握中医的基本精神,都会很有帮助。
有朋友问,理解这些阴阳盛衰的道理,有什么用处吗?还记得我们讲过,中国的传统文化是非常崇尚实用的吧。阴阳的理论,就是因为实用性太强了,才被后世奉作中医学理论的核心思想的。我们下来来看一个例子,体会一下阴阳如果出了问题,人体会有怎样的表现。
病案2:李某,女,40岁,干部。二个月前发热恶寒,无汗,体温38一39℃,右侧胁下压痛,拒按,在医院住院治疗。曾点滴西药抗炎类药物三个疗程,体温由持续高热转为每日下午二时开始发热,此时体温由37℃开始逐渐上升,到夜间零时可达38℃以上,然后开始逐渐下降,到第二日晨起时,体温基本恢复正常。患者继续用消炎药物与其它药物“热”仍不退,口燥咽干,腹部胀满,右胁下压痛,拒按,舌红少苔,脉细数。
这个病案中,患者由于外感引起发热。经过大量西药治疗后,发热温度虽然降低,持续时间虽然缩短,但是发热始终无法治愈。如果用中医的理论来认识西药,那么抗生素类的药物,大多可划分在“苦寒药”一类。这类药的特点,是善于直接把体内过分的阳热清泻掉。是什么原因,让这位患者,在长期使用大量抗生素药物的情况下,仍发热不退呢?
中医有一句话“寒之不寒,是无水也”。如果一个病人,见到大热的表现,我们用正常的寒凉药来治疗,效果却不明显。这时就需要考虑一个问题:这个患者,是不是存在阴虚的问题了,也就是所谓的“无水”。接诊的医生,在这样的思路指引下,再经过对症状的仔细辨识,作出了“阴虚发热”的诊断,并给予相应的治疗,获得了很好的效果。
如何诊治疾病,是我们在诊断一章需要重点理解掌握的。今天的重点,是理解阴阳理论对治疗的指导意义。如果没有阴虚生热这样的思想做指引,对热性的疾病一味的采用清热解毒的方法来治疗,结果就会像出现病案中患者遇到的情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