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之六腑

作者: 天下 无疾 分类: 中医入门 发布时间: 2014-02-20 07:33

小肠、胆、胃、大肠、膀胱、三焦为六腑,其特点是为空腔性器官,其主要功能是受纳和腐熟水谷,传化和排泄糟粕。“所谓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2

胃 小肠 大肠

人体要进行正常的学习工作,人要正常的思考,五脏功能要得到正常的开展,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就是需要不断的从外界吸收营养,向外界排出对人体无用的废弃物。这一过程,在现代医学中被认为是由消化系统来完成的。在古代中医学中,这个过程又是如何实现的呢?

胃、小肠、大肠,是前后相续,关联密切的三个腑,共同形成了人体内将饮食物消化传输的“谷道”。在古人的眼里,人体消化过程的认识,大体是这样的:

首先我们吃下去的饮食物,会由胃来接收。并由胃中之火来腐化食物,为进一步的消化吸收打好基础。胃的这个作用,被称作“胃主受纳腐熟水谷”。如果胃里的火不够了,就没有能力把食物很好的“腐熟”。就像锅下的火很小,每次蒸出来的米饭都是夹生的。面对这样的饭,恐怕很难有食欲可以吃的下去。如果反过来,下面的火太旺了,锅里面顿好的肉都化成糊糊,怎么吃都感觉吃不饱;这就是胃火太盛了,中医所谓的“邪热能杀谷”。

接下来,经过腐熟的食物被传送到小肠,小肠所从事的工作,有点像一只筛子(呵呵),把这些食物“过滤”一下,对人体有益的部分被留下来,进一步消化成精微的营养物,被人体吸收。而糟粕的部分,则继续向下传递给大肠。小肠的这一功能,中医称为“泌别清浊”。如果小肠泌别的功能出现问题,人体就无法区分出食物的哪些有用,哪些无用,最后这些精华和糟粕混杂在一起排出体外,就出现了腹泻。(引起腹泻的原因有几种,由于小肠的问题导致的腹泻,是其中之一。)

最后经过小肠滤出的食物糟粕部分,继续向下传递给大肠。大肠在中医称为“传导之官”,主要的职责,就是传导这些食物糟粕,排出人体。千万别以为这个传导的芝麻小官就不重要哦,今天不知有多少朋友,都是由于大肠的问题,而出现长期的便秘或腹泻,给身体带来很多的不适。便秘都是上火吗?腹泻都是肠胃虚弱吗? 与具体病证相关的内容,我们在诊断、辨证的章节里还会详细讲到,请继续关注。

实际上,我们上面讲到的三个腑:胃、小肠和大肠,如果要实现正常的功能,也离不开一个重要的概念,叫做“气化”。其实何止是这三个腑,人体的各个脏腑内,气化都是时时刻刻在进行着的。仅就这三个腑而言,所谓的气化,更多的是指脾气的推动,来保证三腑的实现正常功能。脾气的虚弱,在胃,则表现为不思饮食;在小肠则表现为腹胀、腹泻;在大肠则表现为便秘。这里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症状,顺便说一下,叫做大便“初头硬,后必溏”。是说排大便时,开始的部分比较硬,到后面反而是稀的了。你认为,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样的问题呢?

膀胱

古代的交通运输,只有水路和陆路两种;于是也把这样的知识应用到人体上,形象的将胃肠的消化道称作谷道,而膀胱出小便,则被称作水道。与胃肠消化传导的功能实现,需要脾的气化作用来支持一样,膀胱主水道的功能,也需要一个脏的气化作用来主持,就是肾。

中医学对人体水液代谢的过程,是这样认识的:
首先水液进入胃,通过脾气的运化,将水向上布散到肺,再通过肺脏来通调水道,把水液向下传递到膀胱。通过这样一上一下的传递,水液得以遍布周身,滋养各个脏腑。当然水液在体内的运动,都离不开肾脏的主持。

以上就是经典中医学理论中,对水液代谢过程的大体描述。不知大家看后,是何感想? 无疾在这里,简单的谈下自己的看法。

古人没有对解剖学发生浓烈的兴趣,因为对于“真理”的追求,从来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方向。我们的古人,更加在乎的,是如何将已有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来。在实践中发现一些不合理的地方,就对理论进行修改。最终形成了今天的中医理论。

水液代谢的问题也是这样。古人最终将理论确定成上面的形式,最重要的原因,还是源于医学实践。中医学治疗水液代谢方面出现的问题,比如水肿,比如小便失禁,比如小便不通,都会讲到三个重要的脏器:肺、脾、肾。而针对此三个脏器给予的治疗,往往又是对上述病证非常有效的方法。正是基于这些实践的基础,古人尝试思考三者与水液的代谢的关系,才最终在头脑中构建了这样一个水液入胃,经脾,达肺,到膀胱的理论模型。对于这样的理论,如果我们完全抛开历史,不考虑古人的环境,硬是用今天科学的解剖学知识来否定古人,那么你会在满足了自己作为胜利者的虚荣心的同时,也就失去了与古人交流,吸取古人宝贵经验智慧的机会。

胆作为一个腑,实际上与上面的四腑不太相同的。食物的传导不会经过胆,水液也是一样。所以古人还有一种见解,认为胆属于所谓“奇恒之腑”之一。奇恒之腑这个概念比较偏一些,实际运用的价值远不及五脏六腑,对大家理解整个中医理论的帮助也不是很大,我们这里也就不讲了。

我们只从两个侧面,来认识一下胆脏的功能。

一个人临危不惧,泰然自若,我们会讲他胆识过人。这里的胆,就体现了中医理论中,胆的一个很重要的功能,所谓“胆为中正之官,决断出焉”。无论所处的局势多么混乱,无论面临的困境多么险恶,都有勇气面对一切的挑战;这样的人,胆气充盈,刚毅果敢,心中有正气,言语显决断,称为勇士。反之,遇事萎缩不前,环境稍变,其心大乱,惶恐不安;这样的人,胆气不足,懦弱胆小,犹豫不决,称为怯士。

另外一个词,这些天在群里反复有朋友提到,叫做“肝胆相照”。讲五行时我们提到,胆的位置依附于肝内,紧密相连,二者的关系非常密切。而肝脏脾气暴躁,刚烈勇猛,是一位能征惯战的将军。而胆脏则性情中正,威严果断,是一位稳坐中军帐的军师。譬如廉颇与蔺相如,张飞与诸葛亮。只有肝胆齐心协力,并肩作战,才有可能取得战争最后的胜利。

三焦
三焦,顾名思义,包括上焦、中焦、下焦三部分。历来是中医理论中争议最大的一个腑。我们这里也不想在三焦上面花费太多的笔墨。只是简单的让大家对三焦有一个基本的认识,了解下三焦对于中医诊治疾病有怎样的作用,也就够了。

我们从两个方面来认识三焦:解剖上和生理病理上。

解剖方面最好讲也最难讲。好讲,你只需要认为整个人体内部,包括胸、腹内的全部器官,都在三焦内就可以了。三焦像个大口袋,把所有其他的五脏五腑都装在里面。难讲,三焦到底长什么样子呢?胃肠膀胱胆我们都可以看到摸到,三焦怎么看不到呢?

如果对上面刚刚讲过的六腑数目的演变还有印象的话,就会了解古人创建五脏六腑的体系,并不是完全依照实体解剖知识建立的。古人心中深深埋藏的信念,或许古人心中有一种对天地之理的崇拜,这种崇拜反映在外的,就是所谓的“术数”。根据这样的观念,古人坚定的认为:脏,就应该是五个;腑,就应该是六个。因为脏腑的数目,需要与天地之数,即“天六地五”这个神秘数字相合。而脏腑之中,脏在内,主封藏,属阴,为地;腑在外,主通行,属阳,为天。因此形成了五脏六腑之数。如果哪位朋友对这些数字很敏感,希望继续研究,可以去读些术数方面的书籍。

那么我们就可以理解,古人在五腑之外,增加了三焦作为六腑之一,更多的,其实是出于一种信仰,而与实体解剖无关了。那么,三焦这个概念,是不是就毫无价值呢?我们继续看一看生理和病理上的三焦。

既然三焦是人体内最大的一个腑,其余的脏腑都在其中,那么我们就可以把三焦理解为一条通道,贯通人体上下。在这条通道中,有气的运行,也有水的运行。如果三焦通道的功能出现异常,就很容易发生气的郁结,水的不行。方剂学中有一个经典的方子,叫做三仁汤,就是分别用杏仁、白蔻仁和薏苡仁来清利上中下三焦的湿热,从而通畅三焦的气机。清代医家吴鞠通,更是依照三焦的理论,确立了一套辨证方法。可见,古人对三焦的认识,并不是纯粹的摆设、配件,而是可以在治疗思路上,给人以启迪,教人以大略的有价值的概念。

此外,将三焦分开作为上中下来解时,实际上往往讲到的所谓上焦,主要是心肺的功能;中焦主要是脾胃的功能;下焦主要是讲肝肾的功能。此时的三焦更倾向于是一种按部位不同而进行的脏腑分类法。实质的内容,与三焦本身的关系已经不大了。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