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医案与方剂学习
中医养生之道与常见病的诊治
零基础学中医
小儿感冒表现和家庭疗法
感冒是儿科的常见病。一般来讲,感冒的症状一是发热,二是打喷嚏、流鼻涕,还有就是咳嗽。再往下发展会到咽喉,产生咽痛症状,或者是有痰、身上怕冷等这些症状,对小孩来讲是非常常见的。尤其是在冬春换季的时候容易这样。前面提到过小孩的脏腑是娇嫩的,所以说在换季的时候,特别容易受到风寒暑湿燥火这些气的外袭而生病。
为什么小孩子爱感冒我家宝宝不怎么生病,但是换季的时候得过两次,都是感冒,有点热伤风了,有点咳,流鼻涕。
小孩的皮肤,是比较薄弱的,不如大人的致密,很容易受到风寒的外袭。比如上面案例中妈妈提到的热伤风,就是不以怕冷、鼻塞这类症状为主,而是以发热为主,咽喉有一些疼痛,流黄鼻涕,夏天很多见,老百姓把这种感冒叫做伤风。我们中医把感冒分为风寒、风热、暑湿等。 阅读详细 »
中医有效治小儿感冒
中医有效治小儿感冒
宝宝患感冒后,如果症状不重、没有发热,可根据出现的症状和表现,在家中向医生咨询,并在医生指导下酌情服用一些中成药。
妙招1:服用中成药
1.风寒感冒:常表现为发热较轻,不出汗,畏寒怕冷,喜欢让妈咪抱在怀里。同时,宝宝流清水鼻涕、咳嗽阵阵、痰清稀易咳出、舌苔薄白。可使用小儿感冒冲剂、午时茶、柴防冲剂等药物,剂量遵从医嘱。
2.风热感冒:常常发热较高、汗多、口唇红、咽干痛,鼻塞有黄鼻涕,咳嗽声音重浊,痰少不易咳出,舌苔黄腻。可使用小儿清热解毒口服液、板兰根冲剂等药物,剂量遵从医嘱。 阅读详细 »
感冒的预防和食疗方法
感冒应该如何预防?
感冒全年皆可发病,冬春季节多发,可通过含有病毒的飞沫或被污染的用具传播,多数为散发性,但常在气候突变时流行。由于病毒的类型较多,人体对各种病毒感染后产生的免疫力较弱且短暂,并无交叉免疫,同时在健康人群中有病毒携带者,故一个人一年内可有多次发病。
增强机体自身抗病能力是预防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最好的办法。如坚持有规律的合适的身体锻炼、坚持冷水浴,提高机体预防疾病能力及对寒冷的适应能力。做好防寒工作,避免发病诱因。生活有规律,避免过劳,特别是晚上工作过度。注意呼吸道病人的隔离,防止交叉感染等。
感冒食疗方法
1、多喝水:可以加快病毒的排出,最好是白开水,如果喝不下去,可以加果汁或茶调口味。
2、白菜萝卜汤:白菜心500克,切成碎末,白萝卜120克,切成薄片,加水800毫升,煮至400毫升后,加红糖适量。每次200毫升,一天2次,连服三四天即可治愈。
3、苹果蜂蜜水:苹果5个去皮,切成小块,加水1升,煮沸5分钟,自然冷却到40摄氏度,加少许柠檬汁和适量蜂蜜搅拌均匀,每天多次少量饮用。
4、姜丝萝卜汤:姜丝25克,萝卜50克切片,加水500毫升,煮15分钟,加红糖适量。每次200毫升,每天1-2次。
5、葱蒜粥:取干净的葱白10根,切碎,大蒜3瓣,大米50克,加水煮成粥。每次150毫升,每日2次。
6、葱头饮料:洋葱头1个,切碎,加鲜牛奶250毫升,煮开,自然冷却,加适量蜂蜜,睡前服用100毫升。
7、姜丝可乐:鲜姜丝50克,加1000毫升可乐,煮沸,热饮,每次100毫升,每天数次。
8、桔皮冰糖饮料:鲜桔皮50克,加冰糖适量,用开水冲泡代茶饮用。 阅读详细 »
中医感冒分型和治疗
中医感冒分型
感冒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用于治疗感冒的药物有许多种。由于中成药具有副作用小、疗效好的特点,故很受人们青睐。但临床实践证明,如果中成药选用不当,也可延误病情。中医将感冒分为风寒型感冒、风热型感冒、暑湿型感冒和时行感冒(流行性感冒)四种类型。根据辨证施治的原则,不同类型的感冒应选用不同的中成药治疗。
一、风寒型感冒:病人除了有鼻塞、喷嚏、咳嗽、头痛等一般症状外,还有畏寒、低热、无汗、流清涕、吐稀薄白色痰等特点。这种感冒与病人感受风寒有关。治疗应以辛温解表为原则。
病人可选用伤风感冒冲剂、感冒清热冲剂、九味羌活丸、通宣理肺丸、午时茶颗粒等药物治疗。若病人兼有内热便秘的症状,可服用防风通圣丸治疗。风寒型感冒病人忌用桑菊感冒片、银翘解毒片、羚翘解毒片、复方感冒片等药物。
二、风热型感冒:病人除了有鼻塞、流涕、咳嗽、头痛等感冒的一般症状外,还有发热重、痰液粘稠呈黄色等特点。
治疗应以辛凉解表为原则。病人可选用感冒退热冲剂、板蓝根冲剂、银翘解毒丸、羚羊解毒丸等药物治疗。风热型感冒病人忌用九味羌活丸、理肺丸等药物。
三、暑湿型感冒:病人表现为畏寒、发热、口淡无味、头痛、头胀、腹痛、腹泻等症状。此类型感冒多发生在夏季。
治疗应以清暑、祛湿、解表为主。病人可选用藿香正气水、银翘解毒丸等药物治疗。如果病人胃肠道症状较重,不宜选用保和丸、山楂丸、香砂养胃丸等药物。
四、时行感冒:病人的症状与风热感冒的症状相似。但时行感冒病人较风热感冒病人的症状重。病人可表现为突然畏寒、高热、头痛、怕冷、寒战、头痛剧烈、全身酸痛、疲乏无力、鼻塞、流涕、干咳、胸痛、恶心、食欲不振,婴幼儿或老年人可能并发肺炎或心力衰竭等症状。
治疗应以清热解毒、疏风透表为主。病人可选用防风通圣丸、重感灵片、重感片等药物治疗。如果时行感冒的病人单用银翘解毒片、强力银翘片、桑菊感冒片或牛黄解毒片等药物治疗,则疗效较差。
中毒型流感病人则表现为:高热、说胡话、昏迷、抽搐,有时能致人死命。因此病极易传播,故应及早隔离和治疗。
总之,感冒病人应根据自身的病情特点选用不同的中成药治疗,否则会影响疗效,延误病情。
按摩穴位治感冒
按摩穴位治感冒
选穴:
太阳、迎香、头维、风池;
大椎;
合谷、鱼际、尺泽、曲池等穴:
1)啄法用剑指啄击大椎穴;
2)揉按法(一般经2—3次治疗后即可痊愈。如有继发细菌感染者,可配合抗生素治疗)
(1) 用两手拇指指腹同时揉按同侧风池、头维穴。
(2) 用两手拇指指腹分别揉按对侧尺泽、曲池、鱼际、合谷穴。先左侧后右侧。
(3) 用两手示指指腹同时揉按同侧太阳、迎香穴。
注:注意保暖,勿使再受寒邪、不要过度疲劳;多饮开水,少吃油腻食物。
用中医穴位按摩防治感冒
天气转凉了,这个时候人容易受凉,受凉后外邪可能趁机侵入人体,引起打喷嚏等症状,受凉后可以做哪些小动作来预防感冒呢?
擦脸揉颈学做感冒操
第一步:擦脸
预备姿势:身体直立,两脚平分与肩等宽。
擦脸动作:曲肘,五指并拢,中指贴鼻翼两侧,向上至前额、发际,双手掌心沿发际向外向下,至下颌还原至鼻翼两侧,做8次后还原成预备姿势。每次做2-4个八拍。
目的:该动作可以提高脸面部皮肤温度,改善头面部血液循环,消除鼻塞及头部不适。
注意:擦脸前要先用热水洗手,使双手湿热后再做;摩擦时力度要适宜,不宜过重;脸部有感染或皮肤病者不宜擦脸。 阅读详细 »
中医怎么治疗胃肠型感冒
Q:什么是胃肠感冒?
A:胃肠型感冒是感冒的一种特殊类型,主要是由病毒如腺病毒、杯状病毒、流感病毒、冠状病毒等感染(可兼有细菌感染)和饮食过敏所致。主要表现为两组症状,消化系统症状:恶心、呕吐、腹胀、腹痛、腹泻等;呼吸系统症状: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咽痛等,而发病多以前者先见和更为突出。正是因为胃肠型感冒的呼吸系统症状不突出,因此临床上易与胃肠炎相混淆。
Q:如何鉴别胃肠型感冒与胃肠炎?
A:如下表所示:
胃肠型感冒
胃肠炎
病因
一般是由于受到风、寒之邪侵袭,导致脾胃功能失调
暴饮暴食、过食生冷、饮食不洁或食用不易消化的食物引起,此外化学毒物或药品也可导致
症状
发热、乏力、鼻塞、流涕、喷嚏、咽痛、腹痛、腹泻、呕吐等
恶心、呕吐较为剧烈,呕吐物常有刺激性气味,但一般没有发热症状
病机
外邪束表,肠胃里湿
脾胃气机升降紊乱
理化检查
血常规(可见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增高)和大便常规及粪便检查
血常规(血白细胞计数可正常或异常,嗜酸性粒细胞增高),大便常规检查及粪便培养
治疗
抗菌、抗病毒、退热
及时补充水和电解质,在此基础上对症治疗,如止吐、止泻等 阅读详细 »
中医食疗:孕妇夏天感冒怎么办?
孕妇夏天感冒怎么办--食疗处方:
1.鲜芦根粥
原料:鲜芦根30克,粳米50克。
烹制方法:先将芦根切段,加适量水煎15分钟,取汁,人粳米煮粥,加冰糖即成。
食用方法:顿服,每日1次。
2.西瓜汁
原料:西瓜适量。
烹制方法:将西瓜去籽取瓤,纱布绞汁。
食用方法:代茶频服。
3.冰糖西瓜翠衣
原料:黑木耳10克,西瓜翠衣150克,冰糖20克,橘瓣数个,樱桃数个。
制法:将冰糖打碎,与洗净、泡涨的黑木耳放入碗内,置笼上蒸5分钟,待取出冷却后加入西瓜翠衣、橘瓣、樱桃,搅拌均匀后放人冰箱,即成。
食法:顿服,每日1次。
4.三花汤
原料:白菊花15克,金银花20克,白扁豆花15克。
制法:将3味放搪瓷容器内,加水煎汤即成。
食法:每日代茶饮用。
5.六样煎
原料:金银花、白菊花、玫瑰花各6克,麦冬、五味子各10克,酸梅12克。
制法:先将酸梅加水,煮烂,然后再将上药和人煮沸,去渣留汁,再调入适量冰糖(白糖),待凉后即成。
食法:每日代茶饮用。
6.三汁饮
原料:柠檬汁、葡萄汁、鲜橘汁适量。
制法:3味等量,加温开水等量,放凉即成。
食法:每日代茶饮用。
7.绿豆粥
原料:绿豆20克,粳米30克,冰糖适量。
制法:先将绿豆煮沸,待稍软后加入粳米,再煮至米熟为度,加适量冰糖即成。
食法:顿服,每日1次。
8.白瓜咸蛋汤
原料:咸鸭蛋3个,白瓜500克,紫菜50克,绿豆粉丝100克。
制法:白瓜去瓤和籽,洗净,切片,放人沸水锅内,文火煲沸15分钟。放咸鸭蛋、绿豆粉丝,稍沸片刻停火。放人紫菜煲沸,调味即成。
食法:佐餐服用,每日1次。
9.藿香佩兰茶
原料:藿香、佩兰各5克,薄荷2克。
制法:将以上原料洗净,加入沸水中泡茶。
食法:每日代茶饮用。
10.暑令感冒合剂
原料:香薷6克,藿香、佩兰、厚朴各10克,炙枇杷叶12克,鸭跖草15克。
制法:每剂加水适量,浸泡半小时,武火煎10分钟。
食用法:每日l剂,分2次温服。
11.西瓜番茄汁
原料:西瓜、番茄各适量。
烹制方法:西瓜取瓤,去籽,用纱布绞挤汁液。番茄先用沸水烫,剥去皮,去籽,也用纱布绞挤汁液,两汁合并即成。
食用方法:每日代茶饮用。
12.绿豆芽蛤蜊汤
原料:蛤蜊肉250克,绿豆芽500克,豆腐6块,冬瓜带皮500克。
制法:将冬瓜皮、蛤蜊肉洗净,放人沸水锅内,武火煮沸,改用文火煲30分钟,备用。豆腐下油锅稍煎香,与豆芽一起放入冬瓜皮汤中,煲沸片刻,调味即成。
食法:热服,每日2次。
13.清暑祛湿茶
原料:鲜扁豆花、鲜荷叶、鲜玫瑰花各20克。
烹制方法:先将荷叶切成细丝,与扁豆花、玫瑰花置人容器内,加水500毫升,煎成浓汁,加适量冰糖。
食法:每日代茶饮用。
14.荷叶菊花苡仁汤
原料:鲜荷叶1张(或干荷叶12克),菊花12克,薏苡仁30克。
制法:将以上原料洗净,加水煮汤,去渣留汁。
食法:每日代茶饮用。
15.藿香叶粥
原料:鲜藿香叶20克,白糖适量,粳米100克。
制法:将鲜藿香叶洗净,煎汤,加白糖、粳米同煮粥。或先用粳米煮粥,加藿香汁煮沸,即成藿香粥。
食法:适量服用,每日服2次。
16.酿冬瓜
原料:冬瓜500克,海米10克,猪肉末10克,香菇20克,麻油、味精、精盐、淀粉各适量。
制法:先将海米用温开水发好,香菇切成细丁,与猪肉末等搅拌均匀,备用。冬瓜洗净,切顶去瓤,将海米、香菇等倒人瓜内,将瓜顶复盖,蒸15分钟,将麻油、味精、精盐、淀粉用冷水调匀,置锅内,放入冬瓜,煮沸即可。
食法:佐餐食用。 阅读详细 »
感冒咳嗽之半夏厚朴汤证再辨
本案选自《冯世纶经方带教医案》
感冒咳嗽之半夏厚朴加杏仁杷叶桔梗甘草汤方证案——冯世纶教授经方医案心解003
杨某,男,30岁,初诊日期2011年3月7日
患者诉咳嗽1周,咽痒,咽中微干,汗少,无盗汗,无鼻塞流涕,无恶寒发热,服用止咳橘红丸、蜜炼川贝枇杷膏均无效。经常腰酸,纳可,二便调。舌淡苔白,脉弦。
处方:清半夏15厚朴10茯苓12苏子10桔梗10杏仁10炙甘草6炙枇杷叶10生姜15。7剂,水煎服,日1剂。 阅读详细 »
感冒吃什么药先看舌苔 药食同服7个禁忌
感冒的种类很多,治疗感冒的药物同样也很多,有些朋友一旦感冒,不问青红皂白,去药店就买一堆感冒药,这样做白花钱还很可能会延误病情。中医将导致人体患病的外部原因分为六邪:风、寒、暑、湿、燥、火。引起感冒的外部原因也逃不出这六邪。按这个理论,感冒可分为五种类型:风寒型感冒、风热型感冒、暑湿型感冒、内热外寒型感冒、体虚型感冒。患了感冒最好先看看舌苔,根据病情再对症下药,才能很快痊愈。 阅读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