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汉抗疫期间,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主任医师仝小林在国内首次提出从“寒湿疫”角度辨治新冠感染的诊疗策略,并在后期的诊疗实践中不断总结并完善“寒湿疫”中医诊疗体系,最终形成了《寒湿疫...
中医杂谈
中药情书,中医药独特的浪漫
中医药,这个承载着中华民族千年智慧与文化的瑰宝,不仅以其独特的疗效和深厚的内涵为人们所称赞,更以其独特的浪漫情怀,成为人们心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520,让我们来感受中医药独特的浪漫情怀,感受爱情的...
气论是中华优秀文化的瑰宝
面对浩瀚的宇宙真理,现代科学是多么渺小,目前研究的只有4%的部分,而中国古代科学用其气学智慧,努力把握宇宙的整体并卓有建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
中医防治的核心是调“自组织”
生命体作为一个开放系统存在于复杂的、不断改变的自然环境中,却具有应付环境变化、保持自身稳定的能力,从微观来看,人体的一切细胞、蛋白、生化因子、酸碱、水电都在中间值左右“摇摆”,内外环境的变化使之出现...
中医学与道家的联系
中医学是一门非常重视临床实践的学科,它本身既源于医疗实践,同时也忠于医疗实践,在实践中逐渐形成和完善理论,进而使中医学的理论体系更加完整,从而让理论更好指导实践,形成理论与实践的良性互动。在这场良...
“病本”和“人本”诊疗思维
“以人为本”最初由春秋时期齐国宰相管仲提出,“人本”思维不仅是盛世治国理政中的精华思想,更是中医学“以和为贵”的观点在医者诊治疾病时的切实体现。五千年的中华文明中,中医学深刻把握人同时具备生物性与社会性...
中医的元气论和阴阳论
元气论和阴阳论均属于我国古代的唯物论与辩证法范畴,应用于医学领域,促进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并贯穿于中医学整个理论体系。元气论作为一种自然观,奠定了中医理论体系的基石。阴阳学说作为方法论,...
中医中的天人关系
“天人相应”是中医学最本原也最核心的基本观点之一。《素问·宝命全形论》言“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强调人与“天”的相应性及天生人的根本性,此既是中医学对天、地、人及其关系的总结,亦是中医学对“天分化...
那些年毛泽东看过的中医
中医药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毛泽东主席学识渊博,对中医辨证施治的理论与实践自然有着很深的研究。他不仅经常在写作与谈话中谈到过中医,还曾多次接受中医治疗,并与不少中医名家有过交流。 四剂中药治愈...
为何中医五十年未见突破?
白发真不肯饶人,转瞬间,我从学医、行医到现在已经整整七十个年头了,真有学未成鬓先秋,空白了少年头之感。顷有上海中医药杂志社同人要我写一篇谈谈对中医学的一些经验心得的文章,我很惭愧,行医这么多年,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