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中医?
中医,顾名思义,就是中国的医学,是相对于西方医学而言的。在西方医学没有传到我国的时候,并没有“中医”这个名词。在此之前,中国人对“中医”有过很多不同的称谓。这些不同的名字背后有很多有趣的故事。
“中医”的第一个名字叫“岐黄”。这个名字来自《黄帝内经》。《黄帝内经》是黄帝与岐伯讨论医学的书,于是后世的人们就称《黄帝内经》中的医学为“岐黄之术”。因为《黄帝内经》是中国早期医学中的经典,所以“岐黄”就成了中医的代名词。
“中医”的第二个名字叫“青囊”。它因三国时期名医华佗的医学著作《青囊书》而得名。
据传,三国时魏王曹操患有头风,常常发作,痛苦不堪,就召来当时的名医华佗为他看病。华佗建议给曹操做开颅手术,曹操疑心华佗要谋害自己,就下令把华佗杀了。华佗临死前,为了报答狱卒的照料之德,把自己毕生所学著成《青囊书》,赠给狱吏。后来,人们就用“青囊”之术来称呼中医。
“中医”的第三个名字叫“杏林”。这个名字也源于三国时期的一个故事。
三国时期,吴国有一位隐居在江西庐山的名医叫董奉,他为人看病从不收取钱财,只是要求被治愈者在他屋后种杏树,重者五株,轻者一株。因为他医术远近闻名,附近百姓都来找他看病。没几年,董奉屋后就变成了一望无际的杏林。从此,人们就开始称中医为“杏林”。后来,董奉召来老虎为他守护杏林,这就是著名的“虎守杏林”的故事。
“中医”的第四个名字叫“悬壶”。这个名字的来历颇具神奇色彩。
东汉时河南汝南有一个叫费长房的人,他是个管市场的官吏。在市场巡逻的时候,他常常看到一个老者用长杆挑壶行医。每到散集的时候,老者就跳到壶里消失不见了。为弄清底细,费长房设酒款待老者。后来他随老者同入壶中,发现壶里居然别有天地,于是拜老者为师,学习道术。数年后,他学成出山,从此悬壶行医。从那之后,“悬壶”就成了中医的标志。
“中医”还有个鲜为人知的名字叫“橘井”,说的是西汉道士苏耽的故事。
苏耽事母至孝,成仙之前告诉母亲将有瘟疫流行,用井中泉水泡橘叶可以治病。第二年过年疫病爆发,他母亲用这个办法医治了无数病人。为了纪念他的功德,后来人们就用“橘井泉香”来称赞中医。
“中医”二字最早见于东汉班固的《汉书?艺文志》,其中有“有病不治,常得中医”的话。意思是有病而不去医治,却反而常常因为合乎医理而自己痊愈。这并不是让我们有病扛着不治,而是强调人体自身调节对健康的重要性 人体常常通过自身调节达到阴阳平衡,这样病痛往往就会不药而愈。中医的奥妙也在于此:通过调节人体各项机制,使之达到平衡而实现治病救人的目的。
不过,班固所说的“中医”与我们现在所说的“中医”意思不同。我们现在所说的“中医”是鸦片战争前后才出现的。当时英国东印度公司的西医为了区别中西医学,给中国医学起名“中医”。直到1936年,国民党政府制定了《中医条例》,正式以法律形式将中国医学命名为“中医”。
人们又称中医为“汉医”“传统医学”“国医”,其实都是一个意思。
那么,中医的主要原理是什么呢?如上面所说,中医的原理和精神可以用两个字来简单概括,就是“中和”。
汉代就有“中医”的说法,这个“中”虽然不是“中和”的意思,但“有病不治,常得中医”这句话却深得中医理论的精髓:人体的阴阳保持中和、平衡,人才不会生病。如果阴阳失衡,那么疾病就来了。所以中医大夫有“持中守一而医百病”的说法,就是说身体没有阳燥,又不阴虚,一直保持中和之气,就会百病全无。
为实现“中和”这一保持健康的最终目标,中医采用古代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这三大哲学理论,来解释生命的秘密。
中医学中的精气学说认为,气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人就是气聚合在一起而产生的,气散了形体就灭亡了;不光人体,天下万物都是气构成的;正是有了这个气,万物才生生不息,变化不止。
中医学还采用了阴阳五行学说作为理论基础:人是由气聚合成的,气分阴阳,只有阴阳调和才能保持健康;人有五脏六腑、八脉十三经,脏腑是聚藏气的地方,经脉是疏导气的管道,脏腑的健康情况又通过经脉穴位,乃至发、牙、舌、耳、唇、眉、指甲、皮肤等外表器官表现出来,五脏分别对应五官、五色。中医专家可以通过经脉穴位、五官五色出现的异常来判断疾病情况,并通过多种手段辨证施治,使人体达到阴阳调和而康复。
中医治疗的积极面在于希望可以协助恢复人体的阴阳平衡;而消极面则是希望当必须使用药物来减缓疾病的恶化时,还能兼顾生命与生活的品质。
此外,中医学的最终目标并不止于治病,更进一步是帮助人类达到如同在《黄帝内经》中所提出的四种典范人物,即真人、至人、圣人、贤人的境界。
这就是中医,它不光是一种医学技术,更是一种哲学、一种文化,是在中华文明这株万年巨树上结出来的硕果。
尽管传统的中医学观念与源于欧洲现代科学的西医学并不能完全相容,但是我们应当乐观地看到,中医也好,西医也罢,都是人类文明的成果,两大医学必然会在实践中互相完善,为人类的健康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