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病治病的基本知识
一、诊病:
中医切脉问诊的方法很科学,通过切脉来了解内脏的功能强弱,从功能上来判断脏腑是否生病了,问诊是了解已经生病了的脏腑出现在系统方面的症状,通过症状的表现来确定脏腑之间受影响和病灶轻重的程度以及病因的起源,以便拟出针对性的治疗方案。用这样的方法诊断出来的疾病是现代科学设备也无法检测出来的,所以有俗话说“中医治本,西医治标”。
二、治病:
中医治病普遍用的是汤剂和丸剂,是按照一组中药方配伍而成的药,现在的丸剂多半是由工厂生产出来在药店销售,对患者的个体的疾病针对性不强,很难起到疗效,一般汤剂最好,是医生经过诊断有针对性配伍出来的药,功效完整周密。那么在很多人看来中药就是自然界的一些普通植物组合而成的,通过了中医的配伍组合怎么就可以治病呢,而一些医术不高的中医用同样的方法配伍组合的中药又治不了病呢?这里面就需要了解对人体结构知识了,简单的说人体的脏腑、器官、骨骼、经络以及各个部分都是由不同的细胞结构组成。不同的细胞所需要的营养来滋养是不一样的,这样才可以维持细胞的新陈代谢,使得各脏腑系统保持正常的工作,这些不一样的营养就是在我们身体里周而复始循环着的气和血。去医院检查病的时候需要检测津液,抽血化验各项指标大概有80多项元素,血液里的这些不同元素的产生地就是“五脏”心、肝、脾、肺、肾。一个健康人的“五脏”是没有病的,他的气血也是饱满充盈的可以在全身周而复始的循环。
一旦“五脏”生病了它的功能出现偏差气血就不是饱满的,人体就会出现这样那样的症状反应。这个时候中药汤剂的特殊成分就可以针对出现病变的某个或者几个脏提供营养补给,当它们吸收到中药的特殊营养,患病的细胞就得以修复还原,患病的脏器包括它系统的腑域也就可以恢复正常的工作了。就可以营造出足够量的气血循环到全身的各个部位,这就是中药治病的过程和原理。
掌握好这个原理的应用就是需要中医有扎实的基本功底——病看准、药配对而且周全才行,如果所配的药不是患病脏器和系统需要的那种特殊的成分就不可能被吸收,因为健康的细胞是饱和的不会吸收任何东西,只有患病的细胞才需要吸收特殊的营养成分。
三、注意事项:
1、中药治病不是慢并且是很快,一般是几个小时脏腑就有反应,在几天内出现的症状就会好转甚至痊愈。有很多人一次就开一个月的药天天喝着治病是不科学的,需要结合症状看是不是有好转,否则就要换要吃或者换医生看了。
2、在喝中药开始的几天里会出现胀气,大便稀、次数多,或者原有的症状加重,这是药物对脏腑起到改变气血新生了的作用,是细胞新城代谢的一个过程,不要以为是中药毒素的副作用就不敢继续吃药了,这样治病就半途而废了。
3、中医治病的原则是先治外感病、治急病、重病,后治内虚的病、慢病、久病,一组中药方一次只可以消除几个症状,不要要求用一个中药汤就把你所有的都治疗好。当好了一些症状以后再找医生继续诊断开药治疗还没有治到的病,要多跟医生联系把症状说清楚。对个别患有复杂的病人来说时间需要久一点,因为每个脏器是相关联的,它们的系统、经络是不一样的在一般情况下很难都可以用到药治疗。
4、一个好中医是可以看好全科疾病的,不要以为他只会看几个病。因为中医治疗任何病都是以恢复脏腑以及系统的功能为主,中医只有内科的基本功好了才可以看好病开好药方,不要以为像西医一样只会看好哪一科病的中医就是是专家,就可以看好所有病。
5、要相信医生配合好吃药、忌口、保养方面的事宜。因为人体的构造除了各种不同的细胞以外还有微生物活跃在它们特定的通道场所,起到传送信息调节精神意志的作用。只有是相信了医生在精神意志喜悦的同时微生物也活跃间接的起到调节患病脏腑的作用,这样病才可以好的快。有俗话说“精神好了病就治好了一半”这是很有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