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是气之母,血足气就旺

作者: 中医爱好者 分类: 中医之道 发布时间: 2015-09-08 08:21

人体虽然复杂,但最根本的东西只有两样:一是气,一是血。《黄帝内经》说:“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气血是生命的根本,其他的东西都是围绕着这个根本运行的。

气是人体的动力,血是这个动力的源泉。如果我们将气比做汽车的动力,那么,血就是汽油。气和血一阳一阴,气无形而动,属阳,血有形而静,属阴;气有温煦推动的作用,血有营养滋润的作用;血的生成离不开气,气也不能离开血而独存。

中医有“血为气之母,气为血之帅”之说。血没有气的统帅和推动,就无法到达身体需要的地方;气没有血作为基础,就会变成身体里的邪火。气虚,人就会疲乏无力、气短懒言、食欲不振、头晕目眩、面色苍白;血虚,人就会心悸失眠、形体消瘦、皮肤干燥、面色萎黄。

我常听到许多爱美的女性抱怨皮肤粗糙、松弛老化,长斑、掉发。她们对着镜子长吁短叹一番后,便将钱大把大把送进了美容院,结果换来的仅是短暂的美丽,过不了一个星期,皮肤又恢复原状了。其实,这些症状都是气血失衡引起的。气血失衡,气不能将血液送到皮肤,皮肤缺少营养物质的滋养,当然就会粗糙、松弛、老化;气血失衡,血就会停留在皮肤表面,形成色素,积淀在哪里,哪里就成了斑。斑是什么?斑就是气滞血瘀的标志。发为血之余,气血失衡,头发自然会脱落。因此,真正的美容应该从调理气血开始。一个人只要气血平衡了,面色就会白里透红,神清气爽,吃得下,排得出,睡得香,浑身上下充满活力,无病无痛,既健康又美丽。

气血失衡有以下几种情况:

1.气滞血瘀。人体内的气是不断运动的,气升气降、气出气入,血液的流动、能量的转化、汗液的流出、大小便的排泄……这一切都依赖气的运动。然而,一天,气的运动在身体的某个地方突然停滞了下来,接着,血液的流动也随之停滞了下来……这就是气滞血瘀。通则不痛,痛则不通。气滞血瘀出现在哪里,哪里就会出现疾病。气滞血瘀出现在心脏,人就会心慌、胸闷、心绞痛,最后患上心脏病。气滞血瘀出现在肺上,人就会呼吸困难,患上哮喘、肺炎或肺结核。气滞血瘀出现在胰腺上,人就会血糖升高,患上糖尿病。气滞血瘀出现在肝上,人就会脾气急躁,患上肝炎、肝硬化或肝癌。气滞血瘀出现在胃上,人就会胃酸、胃痛,患上胃炎、胃溃疡或胃癌。气滞血瘀出现在脑部,大脑供血不足,轻则头晕目眩,记忆力下降,重则会患上脑溢血、脑血栓、脑梗死、脑萎缩或老年痴呆。正如《黄帝内经》所说:“气血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

2.气不摄血。气是血的统帅,统帅孔武有力,血就会一切行动听指挥。一旦统帅的力量减弱了,血就会擅自做主,溢出脉外来,这时人便会出现吐血、便血、崩漏、皮下瘀斑等情况。

3.气虚血瘀。人体的气并不虚弱,却被堵塞住了,这样的情况称为气滞。人体的气虚弱,无力推动血液的运行,这样导致的血瘀,叫气虚血瘀。气虚血瘀兼有气虚和血瘀之象,常常会引起胸腹疼痛和突然中风。

4.气随血脱。气血相互依存,当血液大量流失时,气无所依,便会随之外脱。气脱阳亡,这时人就会脸色苍白、手足冰冷、大汗淋漓,严重者则会当场昏迷。

5.气血两虚。气虚血也虚,这种情况多由久病不愈耗伤气血引起,此时的人弱不禁风,面色淡白或萎黄,常常头晕目眩、心悸失眠。

总之,气与血就像一对夫妻,一阳一阴,谁也离不开谁,二者和谐,身体就会平安,它们一闹矛盾,人就会坐立不安。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免费学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