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情绪为什么能导致疾病

作者: 中医爱好者 分类: 中医养生 发布时间: 2014-08-26 09:30

人是有感情的动物,所谓“七情六欲,人皆有之”。人生活在社会之中,社会上又存在着各种矛盾,这些矛盾无时无刻不在干扰着人们的工作、学习及生活,人们为了应付、解决这些矛盾,在付出精力的同时,难免要产生一些情绪上的波动。这些波动只要没超出人们心理上的承受能力,就属于正常的情志活动而不影响身心健康。可是一旦遇到强烈的外界刺激,并超出了心理承受的能力,就会导致体内阴阳气血、脏腑功能的异常变化而发生疾病。如内经所说: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等。一般来说,像突发性的强烈刺激,如暴怒、惊吓等,可一下子使人致病。像忧、思、悲三种情绪波动,当时虽不强烈,但持久地让心境处于这种状态中,积久也要成病。下面就说说这些不良情绪导致疾病的道理在哪。

中医认为,因情志因素引起的疾病的基本道理,主要是影响人体内部的正常生理环境,具体反映在气机失常、阴阳失调两大方面。

人体五脏六腑都是一个整体,一切功能都有赖于气的推动。按中医理论讲,当身体健康时,五脏六腑之气都能按照各自的生理路径有条有紊的运行着。例如,脾气主升,能将食物中的水谷精微输布到全身;胃气主降,是把胃中的浊气(就是胃内消化的食糜)下送到小肠、大肠;肝气喜畅、胆气主泄、肝胆在协助脾胃消化吸收、输布精微的同时,还维护着人体正常的精神状态和情绪表现,从而保证脏腑气机升降出入的正常生理功能。倘若这种功能因受情绪的强烈波动而被破坏,临床上就会出现气紊乱、气滞不行等气机失常的病理表现。生活中常能看到有人在大发脾气时面红耳赤、声高气精,事后又会说胸腹胀满、不欲饮食,严重的还会因大怒而导致呕血昏厥,甚至会出现西医说的脑溢血等严重病况。这类症状在中医临床上称为“肝郁气滞、肝气犯胃,肝气上逆或者肝逆气闭”等,字严重干扰了人体气机升降的正常运行,对健康极为不利。所以内经说: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都是历代医家总结的心血精华。

阴阳学说,是中医学的理论核心,并用来说明人体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只有在人体保持阴阳的相对平衡,才能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但是,激烈的情志心态能损阴伤阳,破坏人体阴阳的平衡。前面说的发怒时所发现的面红耳赤,声高气粗,就已经反映了肝阳偏盛、肝气上逆的临床症状;而持久的思虑、忧郁,就有可能导致阴盛阳衰的病证。所以中医有“暴怒伤阴,忧虑伐阳”的论述,说明情志过于激烈是导致人体阴阳失调、产生疾病的根本原因。

现代医学也经多方证实了不良情绪常常有诱发心血管、消化系统疾病的主要因素。研究认为,精神上的愤怒、焦虑、恐惧,都可引起一系列自主神经机能变化,促使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如果长期使情志处在激烈的紧张状态之中,这种机能变化便可固定下来而成为不可逆转的病理现象。因此,临床上常见的高血压、完心病、脑血管病的头痛、脑血管意外以及胃炎、胃溃疡等疾病,一般与持久的精神紧张状态有关。因此,要想身体健康,首先精神神志要健康,也是通常所说的“养生先养心”。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免费学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