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食物的属性分类及功效

作者: 中医爱好者 分类: 中医养生 发布时间: 2015-02-11 06:16

常见食物的属性分类及功效

不同性质的食物适合于不同体质的孩子,因此爸爸妈妈们了解一些食物的属性及功效是必要的。

 (1)补气食物。

牛肉:甘,平,入脾、胃经。具有补脾胃、益气血、强筋骨的功效。对于体质虚弱、手足不温、面色萎黄的孩子适宜经常食用。《韩氏医通》:“黄牛肉,补气,与绵黄芪同功。”《医林纂要》:“牛肉味甘,专补脾土。脾胃者,后天气血之本,补此则无不补矣。”

鸡肉:甘,温,入脾、胃经。具有温中、益气、补精、填髓的功效。但需注意:孩子外感未清(未愈)时不宜食用。

粳米:甘,平,入脾、胃经。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和胃、除烦渴的功效。平时可经常用粳米给孩子煮粥食用。《名医别录》中记载粳米:“主益气,止烦,止泄。”《食鉴本草》也认为粳米:“补脾,益五脏,壮气力,止泻痢。”

南瓜:甘,温,入脾、胃经。具有温中平喘的功效。对于冬季遇冷容易发作咳喘的孩子,爸爸妈妈们可将南瓜500克、麦芽100克煮成粥泥,内加少许姜汁,每天早晚各给孩子服用50克,有助于预防冬季咳喘发作。《本草纲目》记载南瓜“甘、温,无毒,补中益气”。

山药:甘,平,入肺、脾、肾经。具有健脾补肺、益精固肾的功效。山药在我国各地均有出产,为物美价廉的补品,被历代医家称为“理虚之要药”。《神农本草经》中记载山药“味甘、温。主伤中,补虚羸,除寒热邪气,补中益气力,长肌肉,久服耳目聪明。”

平菇:甘,温,入脾、胃、肝经。具有健脾化湿、舒筋活络的功效。平菇中含有多种氨基酸,有强壮身体的作用,同时还能够降解胆固醇,调节免疫。《本草纲目》记载其能够“益肠胃,化痰理气”。但平菇自古即有易“动风发病”的记载,不可多食。“动风发病”一词,从现代医学来理解,则多指容易过敏或导致处于缓解期的过敏性疾病如哮喘、湿疹等再次发作。因此过敏体质的孩子以少食平菇为宜。

扁豆:甘,平,入脾、胃经。具有健脾和中、解暑化湿的功效。但扁豆中含有的血球凝集素A、凝集素B均具有毒性,必需经高温才能被破坏,因此以扁豆为食,尤其是喂给孩子,一定要煮熟煮烂。《药品化义》中载:“扁豆,味甘平而不甜,气清香而不窜。性温和而色微黄,与脾性最合。”

马铃薯:甘,平,入胃、大肠经。具有益气健脾、调中和胃的功效。由于马铃薯的皮和芽内含有能破坏红细胞的龙葵碱,因此食用时一定要削皮,并彻底清除其芽。

胡萝卜:甘,平,入肺、脾经。具有健脾化滞、润燥明目的功效。现代研究,胡萝卜富含胡萝卜素、核黄素、叶酸,并含有人体必需的五种氨基酸,因其营养丰富,具有补益之功,因此被人们称作“小人参”。由于胡萝卜中含有果胶,具有止泻的作用,因此对于消化不良而腹泻的孩子,爸爸妈妈们可制作胡萝卜泥喂给孩子吃,可帮助孩子止泻。

桃子:甘、酸,温,入肝、大肠经。具有生津润肠、活血定喘的功效。《随息居饮食谱》记载其可“补血活血,生津涤热”。崔禹锡的《食经》中说桃子可“养肝气”。俗语中也有“桃养人”的说法。但桃子毕竟性温,多食容易使人生痈疖。

葡萄:甘、酸,平,入肺、脾、肾经。具有补气血、强筋骨、利小便、安胎、除烦止渴的功效。葡萄制成干后,糖与铁质的含量相对增加,是儿童、妇女及体弱贫血者的滋补佳品。但古书中也有记载:葡萄“不堪多食,令人卒烦闷眼暗”。

大枣:甘,温,入脾、胃经。具有补脾和胃、益气生津的功效。大枣性质平和,能培补脾胃,自古被列为“五果之一”,其维生素C及含糖量均较高。生食、煮粥皆可。但鲜大枣吃多了不易消化,干大枣多食则易壅滞碍脾,因此大枣虽好,只有少食才能起到健脾的作用,不可让孩子一次大量食用。

(2)补阳食物。

羊肉:甘,温,入脾、肾经。具有益气补虚、温中暖下的功效。《本草纲目》中记载“羊肉补中益气,性甘、大热”。对于体弱、阳气虚而手足不温者吃羊肉有益,但对于“纯阳之体”的孩子,即使是手足欠温的气虚质孩子,也不宜经常食用。

河虾:甘,温,入肝、肾经。具有补肾壮阳、通乳、托毒、祛风痰的功效。《食疗本草》中有“动风,发疥疮”的记载,因此有慢性疾病属阴虚火旺者忌食。

韭菜:辛,温,入肝、胃、肾经。具有温阳下气、宣痹止痛的功效。但阴虚内热,有疮疡、目疾者忌食。韭菜味道虽然鲜美,但不易消化,孩子不宜多食。

胡桃仁:又称核桃仁。甘,温,入肺、肾经。具有补肾固精、温肺定喘、润肠、排石的功效。因具有补肾之功,中医说“脑”为肾所主,因此核桃仁也具有补脑之功,爸爸妈妈们常喜欢给正在发育的孩子食用,以期孩子能够更聪明。但要注意,痰火积热、阴虚火旺的孩子忌食。

(3)补阴食物。

猪肉:甘、咸,平,入脾、胃、肾经。具有滋阴润燥、益气的功效。《随息居饮食谱》记载其可“补肾液,充胃汁,滋肝阴,润肌肤,利二便,止消渴”。湿热痰滞内蕴的孩子慎食。

鸭肉:甘、咸,平,入脾、胃、肺、肾经。具有滋阴养胃、利水消肿、健脾补虚的功效。阴虚内热的孩子适合食用鸭肉,以炖食、熬汤为佳。《本草汇》中言鸭肉可“滋阴除蒸,化虚痰,止咳嗽”。

小麦:甘、凉,入心、脾、肾经。具有养心益肾、除热止渴、通淋止泻的功效。《本草拾遗》中说:“小麦面,补虚,实入肤体,厚肠胃,强气力。”

银耳:甘、淡,平,入肺、胃、肾经。具有滋阴润肺的功效。银耳为一种食用菌,被誉为菌中之王,既是滋补佳品,又是扶正强壮之良药。《饮片新参》载:“清补肺阴,滋液,治劳咳。”

木耳:甘,平,入胃、大肠经。具有凉血止血、和血养荣的功效。《神农本草经》称其可使人“盛气不饥、轻身强志”。大便不实者忌食。

桑葚:甘,寒,入肝、肾经。具有补肝益肾、熄风滋阴、养血、消瘰疬的功效。脾胃虚寒及易腹泻的孩子不宜食用。

百合:甘、微苦,平,入心、肺经。具有润肺止咳、清心安神的功效。本品营养丰富,补益而兼清润,补无助火,清不伤正,阴虚质的孩子最宜食用,熬粥煮汤均可。

莲藕:甘,寒,入心、肺、脾、胃经。具有清热润肺、凉血行瘀的功效。莲藕新鲜,清脆爽口,为解暑生津之佳品。热病及其病后均宜食用。《饮膳正要》载莲藕“主补中,益神益气,除疾,消热渴,散血”。

苹果:甘,凉。具有生津润肺止渴之功效。《滇南本草》:“苹果炖膏名玉容丹,通五脏六腑,走十二经络,调营卫而通神明,解瘟疫而止寒热。”

梨:甘,微酸,凉,入肺、胃经。具有生津润燥、清热化痰的功效。《本草通玄》言梨可“生者清六腑之热,熟者滋五脏之阴”。《本草求原》载“梨汁煮粥,治孩子疳热及风热昏躁”。但脾虚便溏的孩子慎食。

荸荠:味甘,性寒,入肺、胃、肝经。具有清热解毒、消食止渴、化痰消积的功效。临床可用于治疗热病烦渴、咽喉肿痛、便秘、阴虚燥咳、痰热咳嗽等。《本草再新》中记载荸荠可“清心降火、补肺凉肝,消食化痰,破积滞,利脓血”。

(4)补血食物。

猪肝:甘、苦,温,入肝经。具有补肝明目、养血利尿的功效。

落花生:甘,平,入脾、肺经。具有补益脾气、润肺化痰的功效。花生因不饱和脂肪酸及蛋白含量高,具有降低胆固醇、防止皮肤老化、增强记忆等功效,因而可被称作“长寿果”。

龙眼肉:甘,温,入心、脾经。具有益心脾、补气血、安神、健脾止泻、利尿消肿的功效。《日用本草》载其可“益智宁心”。《得配本草》载:“益脾胃,保心血,润五脏,治怔忡。”但本品性偏温,一次不可多食。

荔枝:甘,酸,温,入脾、肝经。具有生津益血、健脾止泻、温中理气之功效。阴虚火旺者忌食。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免费学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