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精神状态与疾病

作者: 中医爱好者 分类: 中医养生 发布时间: 2015-07-09 07:46

我发现孩子早晨起来经常会打喷嚏,有的时候连着打好几个。只要孩子一打喷嚏,我们就赶紧给她加一件衣服,因为她的体质比较弱,很担心她一打喷嚏就感冒了。是不是孩子一打喷嚏或者流点鼻涕就需要带到医院去看?我们大人平时在家怎么简单判断孩子是否生病了呢?

有的孩子虽然生病了,但精神很旺盛,虽然很难受,但过了那一阵之后,又非常兴奋地玩、闹、笑,这说明什么呢?说明孩子的体质容易康复,因为他正处于生机旺盛的阶段。

神是指小儿的精神状态,色是指面部气色。

凡精神振作,二目有神,表情活泼,面色红润,呼吸均匀,反应敏捷,均为气血调和、神志充沛的表现,是健康或病情轻浅之象。反之,若精神委顿,二目无神,表情呆滞,面色晦暗,呼吸不匀,反应迟钝,谓之无神,均为体弱有病之表现,或病情较重之象。若神志昏迷,谵语,则病情多属危重。

看孩子的神色包括两个方面。

第一是望神。看一个人的精神好不好,最重要的是从眼睛来看,就是望眼神。

第二就是望面色,面色不同所代表的疾病是不一样的。

面色白就是受寒吗中医认为白属肺经本色,面呈白色,多主寒证,虚证。因而有些人就误认为面色白的均属受寒,但实际上面色白可见于多种情况。

面色白且浮肿为阳虚水泛,常见于阴水;面色惨白,四肢厥冷,多为阳气暴脱,可见于脱证;面色乏华,唇色淡白多为血虚,常可见于小儿贫血;外感初起,风寒束表,每见面色苍白;面色乍白乍黄,多属脾虚疳泻。面色白胖而红润,精气活泼,则不是病态。

天寒地冻,外触风冷,面色可变为白色,一旦屋暖,面色即可红润光泽,这是人体适应自然的结果,不应作为病态对待。倘若小儿发热不退,面色由红润突然转白,多是脱绝(休克)的先兆,应尽早去医院救治。正确区别病态的面色白还是正常的面色白是很重要的。

面色黄代表什么中国人为黄种人,面色淡黄而有光泽。如果出现明显的变化,则要考虑是否属于病态。

黄属脾经本色,小儿脾常不足,谷少胃薄,脾胃病较多,故易出现黄色。小儿面呈黄色,多属脾虚有湿;面色萎黄,肌瘦腹胀,为疳积之证;面色黄而无华,伴见白斑,则多为肠道寄生虫病;面目色黄而鲜明,为湿热内滞之阳黄,可见于急性肝炎;面目色黄而晦暗,为寒湿阻滞的阴黄,常见于阻塞性黄疸等。新生儿在初生1周内面目黄染,并在短时间内自行消退者为生理性黄疸,不属病态;但如超过两周仍不消退,且逐渐加重,则属病理性黄疸,要尽早治疗。

热证的特征 面色红小儿面呈红色,多属热证的特征,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面红耳赤,咽痛,脉浮,多是风热外感,为感冒之中的表热证;面目红赤,兼口渴、烦躁、汗出、便秘等症状,则为里实热证;午后颧红伴口唇樱红、潮热、盗汗等症状,则为阴虚内热、虚火上炎的虚热证;面红兼见皮疹,或如涂丹,为风热夹毒,血分有热;面颊红赤,唇红口臭,肚腹热,多为食积化热;在疾病过程中,如见小儿面色很白,四肢厥冷,冷汗淋漓,而面色时而泛红,为虚阳外越、阳气欲绝的危证,与火热证有本质的区别。

新生儿面色嫩红,或小儿面色红润有光泽者,均属正常肤色,不属病态。热证患儿,病发时症急而较重,但如治疗得当,多数是可以很快恢复健康的。

值得注意的青与黑面呈青色,多为寒证、痛证、淤证、惊痫。若面色白中带青,表情愁苦皱眉,多为里寒腹痛;面青而晦暗,神昏抽搐,常见于惊风和癫痫发作之时;面青唇紫,呼吸急促,为肺气闭塞,气血淤阻。

面呈黑色,多为寒证、痛证、淤证、水饮证。若面色青黑,手足逆冷多为阴寒里证;面色黑而晦暗,兼有腹痛呕吐,可为药物或食物中毒;面色青黑晦暗为肾气衰竭,不论新病旧病,皆属危重。若小儿肤色黑红润泽,体强无病,是先天肾气充沛的表现。

当面色呈青色或黑色,如果不是先天肤色,大多与危重病证有关,因此,要认真加以注意。

相面与识病根据小儿面部不同部位出现的各种色泽变化,结合所属脏腑来推断病变的部位与性质,就是五部配五脏的望诊方法。

五部指左腮、右腮、额上、鼻部、颏部。五部与五脏的关系及主病,最早见于《小儿药证直诀?面上证》:“左腮为肝,右腮为肺,额上为心,鼻为脾,颏为肾。”可供临床参考。如人中色黄多属伤食吐泻,色黑病重;印堂煤黑色为中恶(指肢体厥冷、突然皆不知人);承浆色青为惊,色黄为吐;山根色青为乳食积滞等等,都有一定临床诊断意义。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