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孩子看中医
中医诊病常用的四种方法,称为望闻问切。
第一望,就是看。望是很重要的,可以掌握50%的信息。像以前很多的名老中医,患者在进门之后,到坐到位置上之前,将近十几秒钟的时间,他就能掌握很多信息,因为望不仅包括脸色、眼神怎样,耳朵怎样,还有这个人的行为举止,动作快慢,通过望来判断这个人的性格,就能大体判断出代表内脏疾病的倾向。
第二闻,就是闻气味。
第三问,就是问诊。尤其是3岁之前的小孩,自我表达能力不是很充分,可能所答非所问,这就更需要前面的两种诊断方式要掌握得很准才行。所以古代把儿科叫哑科,因为小孩子不会说,你问不出来,只能通过观察才能判断出疾病特征。
第四切,切诊主要是把脉,另外一种切是按肚腑,来判断人体是否有问题。
当然,这四点很专业,是医生经过专业的学习和多年的临床经验才能做到的,父母平日在家虽然不能通过专业的望闻问切来判断孩子是否病了,但可以用一些简单的方法来做判断。
小儿问诊歌诀问诊是医者通过口问,了解病情的一个重要方面。由于婴幼儿不会说话,较大儿童也难以用语言正确表达自己的病情,因此,除大孩子可由自己陈述外,儿科问诊主要靠询问家长或保育员。小儿问诊的内容除与成人相同者外,要注意问年龄、问个人史,还要结合儿科病的发展特点询问。
问年龄询问年龄对诊断疾病具有重要意义,儿科某些疾病与年龄有密切关系,儿童用药的剂量也应按年龄的大小而定。问年龄要询问实足年龄,新生儿应问明出生天数;2岁以内的小儿应问明实足月龄;2岁以上的小儿,应问明实足岁数及月数。
1周内新生儿易患脐风、胎黄、脐湿、脐疮等;新生儿和乳婴儿易患鹅口疮、脐突、夜啼;婴幼儿易患泄泻;6个月以后的小儿易患麻疹;1岁左右的婴幼儿易患幼儿急疹等传染病;学龄前小儿易患水痘、百日咳等传染病;12岁以后疾病已基本上接近成人。
问病情包括询问疾病的症状及持续时间,病程中的病情变化和发病的原因等。着重询问以下内容。
问寒热主要问寒热的微甚进退,发作与持续时间、温度高低,最好用体温计测量。为了辨别寒热性质,也需结合观察、触摸、询问等。如通过患儿头额、胸腹、四肢、手足心等部位的触摸,或哺乳时的感觉,呼吸时鼻气温度来测知小儿是否发热;通过观察其姿态,如依偎母怀、蜷缩而卧、喜暖避冷,测知有无畏寒存在。
小儿恶寒发热无汗,多为外感风寒;发热有汗,多为外感风热;寒热往来,多为邪郁少阳;但热不寒为里热,但寒不热为里寒;大热、大汗、口渴不已为阳明热盛;发热持续、热势枭张、身热不扬、午后热盛、面黄苔腻为湿热内蕴;夏季高热,持续不退,伴有无汗、口渴、多尿,秋凉后自平,常为夏季热。午后或傍晚潮热,伴盗汗者,为阴虚发热。夜间发热,腹壁手足心热,胸满不食者,多为内伤乳食。
问出汗小儿肌肤嫩薄,腠理疏松,较之成人,易于出汗。常见入睡之时,头额汗出,若汗出不多,又无他症者,不属病态。若因天气炎热、室温过高、穿衣盖被过多、快速进热食、剧烈运动后汗出过多,也属正常生理现象。问汗主要询问汗出的多少、部位、时间等。若在白天汗出较多,稍动尤甚,不发热者,为气虚卫外不固的自汗;入睡则汗出淋漓,醒后汗止,为阴虚或气阴两虚的盗汗。热病中汗出热不解者,为表邪入里;若口渴、烦躁、脉大、大汗者,为里热实证;若大汗淋漓,伴呼吸喘促,肢冷脉伏者,为阳气将绝元气欲脱之危象。
问头身较大儿童能诉说头痛、头晕及身体其他部位的疼痛和不适。头痛而兼发热恶寒为外感风寒;头痛呕吐,高热抽搐,为邪热入营,属急惊风;头晕而兼发热多因外感;头晕而兼面白乏力,多为气血不足;头痛如刺,痛有定处,多为淤阻脑络。
肢体酸痛而兼发热,多为外感,或邪阻经络;关节疼痛,屈伸不利,常见于痹证;肿痛而热者,多为热痹,肿痛不热者,多为寒痹;肢体瘫痪不用,强直屈伸不利为硬瘫,多为风痰入络,血淤气滞;痿软屈伸不能为软瘫,多因肝肾亏虚,筋骨失养。小儿有下肢关节疼痛阵作,发作为时短暂,关节肌肉无变化,亦无其他症状者,可能为生长阶段出现的暂时性络脉不和,俗称“生长痛”,不必认作病态。
问二便患儿大小便的数量、性状、颜色、气味及排便时的感觉等情况,有些可从望诊、闻诊中获悉,通常是通过问诊了解。若大便酸臭有臭鸡蛋的味道,粪便中还有未消化的食物,或腹痛则泻,泻后痛减,多属内伤乳食;若大便溏薄不化,或先干后溏,次数较多,或食后欲便者,多为脾虚运化失职;若便泻日久,形瘦脱肛者,多为中气下陷;若大便呈水样,澄澈清冷,泻下无度者,多属脾肾阳虚;便次多而量少,泻下黏冻,或见脓血,并伴里急后重者,多为痢疾;大便稀溏,颜色灰白者,多为黄疸;便时哭闹不安,多为腹痛;大便困难,几日不解,伴腹胀有矢气者,为肠燥便秘;若大便不通,腹部满硬,无矢气,伴见潮热口渴者,为热结阳明。
小便的多少与饮水量的多少和出汗的多少以及大便的干稀等因素有关。一般而言,小便频数而短赤者,多是下焦湿热,或心热移于小肠;小便清长量多,甚或遗尿者,多是肾气不足,下元虚冷;小便淋漓,伴尿急尿痛,多为湿热下注膀胱之热淋;排尿不畅或突然中断,或见尿血鲜红,或排出砂石者,为湿热煎熬之石淋;小便过多,兼多饮多食者,是消渴;小便特少,兼一身浮肿者,是水肿。
问饮食饮食包括饮食和饮水两方面。小儿能按时饮食,食量正常,不吐不泻者,为脾胃功能良好的表现。若不思饮食,或所食不多,兼见面白神疲,为脾胃虚弱;不思饮食,脘腹胀满,或兼吐泻者,为乳食积滞;善食而不充形骸,嗜食异物,多为疳证、虫证;渴喜冷饮,多为热证;渴喜热饮,或口不渴,多为寒证;渴欲饮水,口舌干燥为胃热津伤;渴不欲饮,或饮亦不多,多为湿热内蕴;多饮多食,形瘦尿多,为阴虚燥热之消渴;多饮少食,舌干便秘,为胃阴不足之厌食。
问睡眠正常小儿睡眠总以安静为佳。年龄越小,睡眠时间越长。小儿白天如常,夜不能寐,啼哭不休,或定时啼哭者,为夜啼;睡卧不安,烦躁不宁,多属邪热内蕴,心经郁热;寐不安宁,多汗惊惕,常见于佝偻病,脾虚肝旺证;睡中齿介齿,或是虫积,或是胃热兼风;寐而不宁, 肛门瘙痒,多为蛲虫;睡中露睛,多为久病脾虚;入夜心怀恐惧而难寐,多为心神失养或惊恐伤神;出现昏睡或嗜睡,在热病中多为邪入心包,或痰蒙清窍所致。
除以上,还会问个人史,包括胎产史、喂养史、生长发育史、预防接种史等。
胎产史要问清胎次、产次,是否足月,顺产或难产,有否流产以及接生方式、出生地点、出生情况、孕期母亲的营养和健康情况等。
喂养史包括喂养方式和辅助食品添加情况,是否已经断奶和断奶后的情况。对年长儿还应询问饮食习惯、现在的食物种类和食欲等。
生长发育史包括体格生长和智能发育,如坐、立、行、语、齿等出现的时间;囟门闭合的时间;体重、身长增长情况;对已入学小儿还应了解学习成绩,推测智力情况。
预防接种史包括卡介苗、麻疹减毒活疫苗、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白喉类毒素、百日咳菌苗、破伤风类毒素混合制剂、乙型脑炎疫苗,流行性脑膜炎菌苗,以及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乙型肝炎血清疫苗、伤寒Vi多糖菌苗等疫苗的预防接种情况,记录接种年龄和反应等。
其他方面问诊中尚需注意问清主要痛苦、发病时间及经过、病因及治疗情况,即主诉及现病史;以往曾患何种疾病、治疗效果,即既往史;家庭人员健康状况,即家族史等。
小儿可以切脉吗切诊是医者运用手指切按患者体表以诊察疾病的方法。切诊包括脉诊和按诊两个方面,是诊断儿科疾病的重要手段。由于小儿就诊时,每多啼哭叫嚷,往往影响气息脉象,所以,为了使切诊准确,脉诊与按诊均应在尽可能使患儿安静的状态下进行。
脉诊《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说:“按其脉,知其病,命曰神。”小儿脉诊与成人有所不同。因小儿寸口部位较短,容不下成人三指,故对7岁以下儿童采用“一指定三关”的方法,即医者用食指或拇指同时按压寸关尺三部,并取轻、中、重三种不同指力,即浮、中、沉三候来体会脉象变化。7岁以上儿童可采用成人三指定寸关尺三部的切脉方法,视患儿寸关尺脉位的长短以调节三指的距离。医者先调息呼吸,然后集中思想切脉。切脉时间一般不少于1分钟。
健康小儿脉象平和,较成人软而稍数,年龄越小,脉搏越快,因此不同年龄的健康小儿,脉息的至数是不相同的,如按成人正常呼吸定息计算:初生婴儿一息7.8至,1.3岁6.7至,4.7岁约6至,8.14岁约5至,若因啼哭、活动等而使脉搏加快,不可认作病脉。
小儿病理脉象,主要分浮、沉、迟、数、有力、无力六种,所谓“六纲脉”,即以浮、沉、迟、数四种脉象辨别表、里、寒、热,以无力、有力分虚实,比较切合临床实际。同时,也应注意滑、弦、结、代、不整脉等病脉。
凡轻按即得者为浮脉,浮主表证,浮而有力者为表实,浮而无力者为表虚;重按始得者为沉脉,沉主里证,沉而有力者为里实,沉而无力者为里虚。脉搏迟缓,来去比正常脉至数慢者,即是迟脉,迟脉主寒,迟而有力者为寒实,迟而无力者为虚寒;脉搏快速,来去比正常脉次数多者即是数脉,数脉主热,数而有力者为实热,数而无力者为虚热。此外,如脉象来去流利,如盘走珠者为滑脉,滑脉为痰食中阻;脉滑而如按琴弦者为弦脉,弦脉为肝旺或为痛为惊;脉缓而时止者为结脉,结脉为心气伤;脉迟数不定,止有常数者为代脉,代脉为脏器虚损;脉律不齐,时缓时数者为不整脉,不整脉为心之气血失和。《小儿药证直诀?小儿脉法》所说的“脉乱不治,气不和弦急,伤食沉缓,虚惊促急,风浮,冷沉细”可供临床参考。
新生儿服用中药注意事项有病大多需要服药,新生儿亦不例外,中药汤剂简便易服,只要喂服得当,新生儿也可服用,且见效甚快。
新生儿患病,重点突出,用药时不可药味太多,煎药量以成人的l/6即可,液量以60ml左右为宜,因其胃容量较小,可多次呷服,或用奶瓶喂,也可用滴管慢慢滴入。有些发烧小儿服药困难,可把一些中药做成糊状,涂在舌上即可,根据不同病情选择不同给药途径,听医嘱常可助你的病儿药到病除。
但是小儿内服中药剂量多少合适父母最好要了解清楚。 小儿内服中药的剂量,依其年龄大小,病情轻重,发病时间长短,有一定的差异。
小儿内服中药剂量的基本原则是:以成人一般用量为基本折算量,新生儿用成人量的1/6,乳婴儿用成人量的l/3~1/2;幼儿及幼童用成人量的2/3或等同成人量,学龄期儿童可与成人量同。
小儿急病、新病,用量一次不可太大,可多次频服,但要中病即止。一些药性比较猛烈的中药,避免使用,如必须使用,应从最小量开始,病热一减,即应停用。小儿用药不要同类药使用很多,防止累积超量。小儿服用中药应注意什么?和大人有什么不同。给小儿煮汤剂与成人大致相同,但煎煮时间、次数及煎出的药量不同于成年人。小儿用药量本来很小,在煎煮时要尽可能地避免浪费,应将药物用适量的清水浸泡半小时,加入的水量以药物浸透后稍有剩余为限,不能加水太多,应适可而止。煎药时开始用旺火,煮开后改用小火。一般来讲,治疗感冒的药煎开后煮15分钟即可,补药30分钟,常用药20分钟左右,煎一次即可。煎出剂量可按年龄留存,1岁以内为60~100ml,1~6岁为150~200ml,7~12岁为200~250ml。随用随煎,夏季为防酸腐可放入冰箱保存,冬季用时宜温热再服。
成人服中药自不必多加指点,小儿服中药则有所注意。
对于病儿,要根据疾病的性质,确定服药次数。新病、急病多分几次服药,而慢性病一日两次服用,或间断服药即可。
小儿服药时间,多数安排在饭后2~3小时为宜,急病则不拘于此,切不可与进餐时间相隔太短,以免影响食欲。
小儿发烧顿渴,汗出淋漓,中药宜冷服,并多进温水;外受寒凉,引发感冒,中药宜热服,以助发散;一般疾病中药宜温服;消导积滞药饭后服:驱虫药空腹服;丸剂和膏剂药应在清晨空腹或晚上服。
小儿服药最恐酸苦,对此可酌加白糖冰糖之类。苦寒中药,也可用甘草水作引,减少苦味。
小儿服药,要根据年龄大小,采取不同方法,能服者,可先服几口,喂少量甜水或温开水,然后再慢慢服药。拒服者,大人则要固定其手、头,用小匙将药物送入口中,使之自然咽下。学龄儿则要教会其自服。
新生儿可用奶瓶喂药,或用滴管滴入。重危昏迷病儿,则可鼻饲给药。
不管大孩小儿,喂服中药不要急于求成,更要防止误入气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