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的饮食观

作者: 中医爱好者 分类: 中医养生 发布时间: 2015-09-19 08:25

中国历来有药食同源的说法。常人食之为食物,患者食之为药物,几千年祖国医学的发展,给我们提供了广泛的药食文化。

“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辟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神农时代药与食不分,那时关注的,是食物对人体有没有毒副作用,神农尝百草,喝各种水,是为了发现哪种有毒,哪种没毒,好让大家知道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

随着经验的积累,人类进一步发现了各种食物的性味和功效,认识到许多食物可以药用。而现在,医学的迅猛发展,也使许多物质进入了药品的行列。部分对人体状态可以产生明显影响的动物、植物,慢慢地作为独立药物而为人所知。

然而,在中医药学的传统之中,药与食的关系是既有同处,亦有异处。许多食物既是食物也是药物,这类食物既能充饥又能防治疾病,在这种情况下,药和食两者之间很难严格区分。这就是药食同源理论的基础,也是食物疗法的基础。

《黄帝内经·素问》对食疗有非常卓越的论述,如“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有大毒的药,病去十分之六,不可再服;一般的毒药,病去十分之七,不可再服;小毒的药物,病去十分之八,不可再服;即使没有毒的药物,病 好了十分之九,也不用再服。之后就可以用谷类、肉类、果类、蔬菜等调养,不能用药过度,伤了正气)”,这可称为最早的食疗原则。

虽然许多动植物是作为药物而存在,但在中药学的广义理论中,所有的动植物、矿物质等都可以划归于中药的范畴。这似乎有些不可思议。因为任何动植物,都有自己独特的性味,对人体的影响各不相同。之所以有些东西被当作常用食品而非药物,只不过是一个用量上的差异而已。也就是说,一般的食物,如果吃得多了,也可以达到某种药物的作用,而药物,只是用比较小的量就可以达到治疗作用而已。

人体作为一个和谐统一的有机体,任何外在因素都会影响其正常状态。进食药性大的东西以后,就会产生许多变化。而如果这些变化中,有些不是人体所需要的,不是我们治疗的目标,就会产生负面影响,对人体造成伤害。这就是药物的毒副作用。

食用价值高而毒副作用小的药物,通常可以作为食物而存在;药性较大而生产量小、味道差的食物,通常会作为药物存在。因此说,在中医药中,药物和食物是不分的,是相对而言的:药物也是食物,而食物也是药物。

既然药物可以作为食物存在,那么食物当然也可以作为药物存在,这就是为什么传统医学中这么重视食疗的原因。用食物强体健身有药物无法企及的优点,所以无论是想长生成 仙的道家还是普通老百姓,都不约而同地对饮食保健格外关注。

饮食是人类生活的日常行为,贯穿于每日的生活之中。多少人可以忘记吃药,却几乎没有人忘记吃饭。反正饭是每天都要吃的,那么将食物的药用价值发挥出来,就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保健身体,治疗疾病。将治疗保健之事务,溶于日常习惯行为之中,降低了生活成本,还容易坚持,故而受到医家及广大群众的重视。

防病治病的药物剂型,多为丸、散、膏、丹、汤剂等,它们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制备过程复杂、服食口感差等不易为人接受的缺点,而将药物与食物配合制成药膳、药粥、药茶、药酒等形式供人们食用,既免药味之苦,又收治病之效,一举两得,使治病防病成为一种自然的享受。

药物治疗虽然有其疗效快的特点,但如前所述,药物都会有自己的毒副作用。要达到长期保健的效果不大现实。而食物却可以天天吃,这是药物无法比拟的。

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药食同源的传统理念又得到了新的佐证。一方面食物的种类在增加,以前我们认为不是食物的东西,现在也成为食品,例如新资源食品;二是食物中某些营养成分得到了进一步研究,出现了意义明确的保健食品。现在,国家对于新资源食品和保健食品都有严格的检验和审批。通俗地讲,新资源食品就是我们以前认为是药品的,或不能食用的东西,在研究以后发现它们没有明显的毒副作用,可以当做食品使用;而保健食品可以正常食用,没有药品那么显著的治疗效果,也不存在药品的毒副作用,可以作为日常的保健治疗手段。

所以,药物与食物,远古时代是同源的,后经几千年的发展,药食分化,却又牵藤挂蔓。若展望未来,也可能返璞归真,以药为食,以食代药。

以上谈到了进食的几个作用,从生理需要到提高生活水平。传统文化的积淀,现代科学的发展,使吃饭成为一个要用头脑来完成的任务。而正是许多前人的头脑,促成了中医食疗理论的发展。这方面,倡导“天人合一”、“清静无为”的道教起了巨大作用。

在中国儒、佛、道三大传统文化中,儒家关注现实,致力于解决社会问题;佛家注重来世,对现实采取消极超脱的态度;只有道教,关注身体健康,注重生命质量,以享受生活为乐趣,以延年益寿为己任。

葛洪在道教的经典著作《抱朴子》中提出“我命在我不在天”,表达了人类通过自我努力,战胜天命、与死亡斗争的意志,这是一种以人生为本,肯定人生价值的积极态度。

既然是“我命在我不在天”,既然为了自己的生命而生活,那么在道教的思想里,无时无刻不关注自己的健康。同样的,作为生活中最普遍的饮食行为,自然受到道家的关注。而道家悠久的历史,自成体系的文化传承,几千年来无数不懈的探索,为道家饮食行为注入了博大精深的精彩内容,形成了具有广泛影响的独特饮食观念。

道教认为,人与自然界息息相关,外界环境中的地理、气候变化,势必影响人体内阴阳的变化。要保持人体内阴阳的协调,必须做到与自然界的变化相适应。自然界中有一年四季的变化,人的生理活动也随之发生一定的变化,选择食物也应该依据季节的变化、体质的差异、疾病的属性来制订饮食的原则。

我们可以看出,在道家思想里,“天人合一”的原则无处不在,成为指导人类生活的总纲。而在具体实施中,又浸润着中国传统医学的药食同源的思想。

事实上,在道家人士中,很多都兼通医药学。葛洪、陶弘景、孙思邈等既是医家,又是道家代表人物。他们或以食入药,或以药为食,或以食疗病,或以药摄生,各开生面,广立法门;或叙于病治之末,或论于专著之内,内容丰富多彩。这些道教医学家认为,应该把膳食养生引进治病养生的领域,将食治放在医治疾病的重要位置,才是上乘之法。

如孙思邈在其《备急千金要方》专立食治篇,提出“安身之本,必资以食 不知食宜者,不足以生存也”,主张“凡欲治病,先以食疗,既食疗不愈,后乃用药尔”。他还在《千金翼方》中认真强调:“君父有疾,期先命食以疗之,食疗不愈,然后用药。故孝子须深知食药二性。”书中分别论述了154种食物药的性能、食用价值、医疗效能,还大胆地利用各种动物的脏器组织作为治疗疾病的方法。对那些久病体虚之人,用以脏补脏的方法,可以补充一定的营养物质,增强人体抗邪能力。今天民间流传的“吃什么补什么”,虽有偏颇,但足见古代医学的广泛影响。

“安身之本,必资于食。救疾之速,必凭于药。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存生也。不明药忌者,不能以除病也。”由于孙思邈的大力提倡和身体力行,唐代的食疗养生极为盛行,并产生了我国第一部食疗专著《食疗本草》,使食物疗法成为一种专门的学问。

同时,由于道教在炼制丹药的过程中,运用了许多的草木药方,更丰富了中国饮食文化的内涵。此外,对于食材的运用与配合、烹调技巧及对火候的掌控上,道教的不断尝试精神,更刺激了中国饮食文化的高度发展。

可以说,道家的饮食观,是吃出健康、吃出长寿的优先垂范,是人们探索饮食文化、提高生活质量的积极实践,顺应了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

道家的饮食观,就是一种食疗观。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免费学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