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饮食养生原则

作者: 中医爱好者 分类: 中医养生 发布时间: 2015-09-20 08:27

修炼与服食,虽都属于道教专业技能,但由于道教在中国文化中的强大影响,也广泛为人所知 当然,也只是知道而已。在现代科学知识的影响下,真的去做道家修炼,或者真的会做道家修炼的人很少。

然而,道家对中国日常膳食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

道教注重养生,认为人的寿命长短,由自己决定,通过饮食养生可以达到延年益寿的功效,其饮食理论,深受道家学说的影响。

道家认为人是禀天地之气而生,所以应“先除欲以养精,后禁食以存命”,在日常饮食中十分注重阴阳调和、荤素平衡、饮食有节等。道教中有的流派禁食鱼羊荤腥及辛辣刺激之食物,以素食为主,并尽量地少食粮食,以免使人的先天元气变得混浊污秽。水果应当多吃,因为“日啖百果能成仙”。

现在归纳一下道教的饮食理论。当然,这个理论还在不断发展之中。所谓的理论,通常会经过实践的检验,至少都能自圆其说。现将自古至今流传多年,通行的道教饮食理论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饮食有节 对质量与数量的把握重视不能只停留在嘴上,要有具体的指导措施。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饮食有节,这个说法在陶弘景的《养性延命录》中就提到过。这个“节” 字,说的是对质量与数量的把握。

道教认为,饮以养阳,食以养阴。《溷俗颐生录》说:“食不欲苦饱,苦饱即伤心,伤心气短烦闷。”“食不欲粗及速,速即损气,粗即损脾,脾损即为食劳。男子五劳,此为一劳之数也。”“不欲夜食,日没之后,脾不当磨,为音响断绝故也。”

这里讲的是技术,是节制,是与身体的融合,是与道家其他功法的配合。不能吃太饱,不能吃太粗糙的,也不能吃得太急,好的饮食习惯是质量与数量的统一。

天时地利人和 顺着自然的节律选择食物丘处机在《摄生消息论》中说“当春之时,食味宜减酸益甘以养脾气”,“当夏饮食之味,宜减苦增辛以养肺”,“当秋之时,饮食之味,宜减辛增酸以养肝气”,当冬之时“饮食之味,宜减酸增苦以养心气”。道家的饮食强调按照季节的变换而转换食物的五味:春天的时候多吃甘甜的东西,少吃酸的;夏天的时候吃些辛辣的,少吃苦的;秋天减辛辣的食物,而多吃酸味的;冬天就吃些苦味的,少吃酸味的。

中医也讲一年四季每个季节都有各脏腑强盛和虚弱的分歧,在特定的时候,专对某一脏器有针对性的调理可以收到很好的养生效果。

不同的体质对食物调理也有不同的要求,如体胖者远肥腻,多清淡;体瘦者远香燥,多滋阴生津。阳盛实热之人,宜清热泻火之饮食;阳虚有寒之人,宜温热性之食。

生活地区的不同,饮食调理的方法也应该有异,如山区人应适当多吃含碘的海产品,气候干燥的西北平原,应多吃柔润的食物;气候潮湿的东南山区,则应多吃辛辣食物。只有因时、因地、因人施膳,才能祛病延年。

由于养生和食疗的结合,道家对中国传统医学的发展贡献良多。道家饮食养生的季节观、体制观、环境观,围绕着“天人合一”的原则,体现了人与外在条件互动变化的辩证思想,即便对于今天的科学探索,同样具有巨大的科学价值。

轻荤重素 永不落后的观念荤素平衡,比较好理解。现在胖子遍地都是,脂肪肝已经是普遍现象,各种富贵病更层出不穷,大家都在减少脂肪的摄入。更有爱美女子,无论荤素一概拒绝,动不动只以水果度日,只为镜中的魔鬼腰身。然而古代的生活条件,远不及现在,吃肉和吃素,差着一个生活档次。大家所熟悉的《曹刿论战》里说:“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意思就是有吃肉的谋划呢,你何苦参与?翻译成现代人的说法:“有经济实力强的管事呢,你瞎掺和什么。”可见当时如果有人说“少吃肉,多吃素”,那一定是上层阶级的言论,跟本就吃不起肉的老百姓没多大关系。

在此情境之下,道家提出荤素平衡,实质是多食素的观念,无疑是破天荒的,是克制口腹之欲以求养生的理想,同样就好比今天的人不买轿车买自行车,是为了青山绿水的环保理想一样。

《遵生八笺》说:“蔬食菜羹,欢然一饱,可以延年 一粥一菜,惜所从来,可以延年。”《笔麈》说:“每三日一斋素,可以养生,可以养心。”孙思邈讲:“厨膳勿使脯肉丰盈,常令俭约为佳。”就连陆放翁也曾作诗说:“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可见,道家除了讲究素斋,也重视粥的饮用。

科学证明,素食可以促进新陈代谢。蔬菜中含有很多人体所需营养,还有抗衰老及抗癌作用。素食者血液偏于弱碱性,肌肉和身体不易疲劳;血液黏度低,血流顺畅,头脑就清醒。食肉者身体偏酸性,爱睡觉,心神不宁;血管壁胆固醇多,容易患高血压和心脏病。

五禁三厌 不贪美味 不悖伦理

五禁也就是禁五荤,这个道家、佛家都讲究。在《西游记》中猪八戒就曾说他戒了五荤三厌等着取经人。五荤在道家来讲指的是韭、薤、蒜、芸薹、胡荽。这些东西都是辛臭之物,在道家看来,辛臭的东西一方面会伤及身体,一方面会增加邪念,令人发淫易怒,所以忌食。

其实除了禁食辛臭的味道,道家更主张五味淡泊,也就是不注重口味,食物不是为了满足口腹之欲,而是让人身轻体健,长生不老的媒介。有的人会问,我少食荤腥了,大量素食,已经淡泊过了,难道还不符合这个标准吗?知道了五禁我们就知道了道家的饮食淡泊,不单指食素而言,还要注意口味的选择。

中药学中讲,药材都有四性五味,同样的,食物也有四性五味。这里五味是指酸、苦、甘、辛、咸。不同性味的中药材具有各自不同的治疗作用,不同性味的食物也会对身体有不同的影响。

然而道家认为,不要贪恋于饭菜的口感,性味淡泊,才是养生之道。

《寿世保元》讲,阴生于五味,阴的五官伤在五味。《遵生八笺》讲:“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 酸多伤脾,肉胝皱而唇揭;咸多伤心,血凝而色变;甘多伤肾,骨病而齿败;苦多伤肺,皮槁而毛落;辛多伤肝,筋急而爪枯。”这里讲的是各种味道对人体的不同伤害。淡泊的食品对人体有益,这在现代医学中已经得到证实。

道教“全真”和“正一”两大教派在饮食戒律上有所差异。全真道士食素,正一在非斋日可饮酒茹荤。但历史上张天师世家还有“三不吃”的规矩,三不吃指的就是三厌。孙思邈在《孙真人卫生歌》中说:“雁有序兮犬有义,黑鲤朝北知臣礼,人无礼义反食之,天地神明终不喜。”雁、狗、黑鲤等在道家看来是暗含了人类社会伦理观念的东西,朱国祯《涌幢小品?字义字起》中解释说:“俗语有五荤三厌之说,厌字殊不解。后读《孙真人歌》,谓天厌雁,地厌狗,水厌乌鱼。雁有夫妇之伦,狗有扈主之谊,乌鱼有君臣忠敬之心,故不忍食。”道教徒素食既体现了道教和慈善爱的精神,又暗合养生之道。

适量饮酒 道家提倡节制饮酒与佛家对戒酒的严格恪守相比,道家对酒则呈现一种接纳态度,并且道家的历史与酒的渊源极深。

《汉书·食货志》中说:“酒,百药之长。”这可以理解为在众多的药中,酒是效果最好的药,另一方面,酒还可以提高其他药物的效果。酒与药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在远古时代,酒就是一种药,繁体的“醫”下面是一个“酉”,也就是酒的意思,文字本身显示的就是一种酿造酒。古人酿酒目的之一是作药用的,可见古时候酒在医疗中的重要作用。

道家借重于酒,是更看重酒的养生保健功效。古代《博物志》曾记载:昔有三人冒雾晨行,一人饮酒,一人饱食,一人空腹。空腹者死,饱食者病,饮酒者健。此酒势辟恶,胜于他物之故也。从这则记载中可以看到酒对于健康的作用。因此,道家发明了许多种用于养生保健方面的酒品,例如最能调节人体平衡,男女皆宜的“鼎酒”。

鼎酒的酿造技术来源于古代道家炼气士。他们深山修行,为了抵御风寒,增进内功,帮助炼丹,特别发明了这种又名为自然鼎的鼎酒。此外,道家发明的酒还有三仙酒、百花如意酒、长生酒等。这些道家酒没有一种是药酒,无任何药味,但却有着很多药酒也无法比拟的养生保健的功效。

除养生保健之外,道家喜欢饮酒还有另一层意义。

道家认为,天地万物生成的本体是“道”,这神秘的本体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却又无法用感官去感觉或证明它的存在,只能靠内心去把握。饮酒之后,意识中便会萌发朦胧的快感,与虚无却无处不在的“道”更加接近,没有规范的束缚与现实的羁绊,体近自然,万物合一。天地宇宙,浑然一体,只有一个飘飘欲仙的自我存在。

酒后身心的感受,可以回归本能的冲动。飘摇太素,归虚返真,提高领悟,促进修行,因此饮酒为道家所欢迎。

但是,道家对饮酒也是提倡节制的,并不鼓励一味地饮酒。

《寿世保元》中说:“夫酒者 顺世和人,能行气和血,陶冶情操 饮者不过,量力而已,过则耗伤气血。”《真西山先生卫生歌》说:“饮酒莫教饮大醉,大醉伤神损心志。”

所以道家的饮酒观基本上是健康的,也是值得今人借鉴的。道家的很多酒方更是值得我们大力挖掘和实践的。

平衡中和 道家饮食讲究阴阳和中庸平衡,是指阴阳平衡;中和,是指饮食的中庸合正,避免极端。

鼎酒的制造理论,诠释了道家的阴阳平衡理念。竹为植物中禀性最阴寒之物,而酒则为百谷之精华所凝,为阳气最盛之物,例如严冬而酒不结冰。每年春暖新竹爆笋之时,将新酒灌入老竹中令其共同生长,这至阴与至阳之物在一起互相融合,再按一定的时间及地域采收日月之精华、山川之灵气,其所成之酒就是鼎酒,被修道炼气者称为“不老琼浆”。此酒最能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长饮此酒特别益于行气活血、开通百脉,可消毒化痰淤,有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功效。

而饮食上中庸观的具体表现就是饮食要恰如其分。吃多了不行,吃少了不行;偏酸偏辣偏甜偏苦偏咸都不行。就像庄子说的:20 人可怕的,就在于衣食饮卧间不知恰如其分!

就比如酸苦甘辛咸这五味,一旦吃到了身体里,它们的走向和所发挥的作用都有很大的不同。酸走筋,酸味的东西有收敛身体里的津液,不让水分外泄的作用。所以一旦吃多了,就会小便不利,不容易排出,因为都被酸收敛住了。再比如苦味,大家都知道苦能清热泻火,但也不能多吃,苦走骨,吃多了人会呕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免费学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