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感冒的类型和应对方法

作者: 佚名 分类: 中医养生 发布时间: 2025-01-06 11:09

妈妈最怕宝宝生病了。宝宝的身体很敏感,抵抗力不够强,稍稍不注意都会引起感冒发烧。其实发烧本身是显示机体正在和病菌病毒作抗争的一个信号,也是许多疾病的表现症状。如何应对宝宝发烧,妈妈千万别慌,今天就和小编一起看一下如何治疗孩子感冒,不能乱了阵脚哦!

宝宝感冒发烧 妈妈千万别慌

从中医的角度看,发烧是以正抗邪,在风、寒等邪气进入人体,体内正气奋起抗击、正邪搏击的过程。

一般情况下,成年人发烧多是低烧,只有婴幼儿及青少年才动辄高烧,这正是小孩子和年轻人正气相对更充足的表现。所以发烧提示人体的正气充足,抗邪能力强,表示身体有积极的抵抗力,完全不必惊慌。

当然,如果烧得太高、太久,有可能引发惊厥等问题。所以,一旦孩子出现亢奋、萎靡或合并剧烈咳嗽、呼吸急促、胸闷喘憋、四肢冰冷、双腿抽筋等其他症状,就要及时去医院请医生处理了。

没有出现上述情况,爸爸妈妈们大可不必见“烧”就乱,逢“烧”就慌。要相信,所有的感冒发烧都可以通过早期的、正确的及时措施,靠孩子自己活泼泼的生命力击退它。

孩子感冒的类型

造成孩子感冒的原因有多种。根据外来邪气的性质,中医把感冒分为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两种,教给大家简单的区分方式和应对方法。

风寒发烧

风寒发烧:指风寒邪气侵犯人体而引起的发烧。

症状:患风寒发烧的孩子流清涕,清稀痰;舌淡红,不出汗。

治疗原则:祛风散寒。

应对措施

煲一个葱姜豆豉汤。葱白切段,鲜姜切片,淡豆豉5克,开锅后再熬5分钟即可。

姜丝可乐也有效果,但不如葱姜豆豉汤的力量大。

如果病情严重,就得吃药了,中成药感冒清热颗粒不错。

懂少儿推拿的家长可为宝宝推天河水,清肺肝,拿列缺和一窝风。

风热发烧 

风热发烧:指风热邪气侵犯人体,人体的正气与之抗争引起的发烧。

症状:患上风热感冒的孩子流黄涕、黄粘痰,舌头红,舌苔淡黄或发黄,且咽喉、扁桃体、淋巴结都红,还可能肿痛、微有汗。

治疗原则

祛风清热应对措施:初起时首选银翘解毒片,孩子小可以捻碎了煮水喝。若风热感冒咳嗽加重有痰,可以加服复方鲜竹沥液。

推拿方面: 为孩子推六腑、清肺肝,捏大椎。

◎夹食发烧

吃多了真是祸害呀,风寒、风热两种典型的感冒发烧之外,孩子容易中招的还有夹食感冒和夹惊感冒。许多家长没有意识到,吃多了是孩子发烧的最大原因之一,老祖宗留下的“若要小儿安,三分饥与寒”真是至理名言。

孩子吃多的表现

孩子若吃多了,会本能地不想吃饭。孩子元气充足,肚子本来是腹壁柔软,摸上去像小皮球一样鼓鼓的。吃得太多,摸上去就有点硬,甚至还可以摸到硬块,孩子这时也不愿意被摸,会抗拒,又哭又闹。再观察,孩子口中有异味,舌红苔厚,大便不调、睡卧不宁甚至呕吐酸臭物,有的孩子会口腔溃疡、手足心热、过敏等情况,如此种种都是孩子吃多食积的表现。

出现上述种种情况,妈妈们可要果断出手,妥善预防,千万不要任由孩子由食积合并感冒发烧后才去看医生。孩子遭罪,大人也伤神。

应对措施

吃多了就消食化积呗,中成药首选同仁堂的大山楂丸。如果食积较重,大便也不太正常,就要用上保和丸,药力比大山楂丸更猛一些。

这时候又要注意啊,“有病病受之,无病人受之”。孩子有食积,药吃进去就消食化积,是病接受了这个药﹔如果没有食积,还吃药,只能由孩子来消受,会伤脾胃,越吃脾胃越虚。记住是药三分毒,即使是好吃得像果丹皮一样的大山楂丸,也不能乱吃,要对症下药,有食积才可以吃,食积没有了,就停药。

推拿方面: 可以为孩子运八卦、清脾胃,推六腑、清大肠。

◎夹惊发烧

小孩的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全,中医叫神气怯弱,很容易受外界事物惊吓。这种惊吓恰好在感冒时发生,容易形成夹惊感冒。感冒夹惊的宝宝多悸惕哭闹,或睡中惊醒或手足抽动,伴有面色发青,耳廓发冷。家长要仔细分析,是否有受到惊恐,帮助判断是否为夹惊感冒。

应对措施

夹惊感冒推荐使用菊花枕。这是治疗小儿惊吓上火特别好的外治方法,源自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针对小儿容易化热生火的体质特点而制。其中的菊花清肝明目,可以散郁热;蚕砂可以镇惊、化浊、辟秽。绿豆衣清的力量比较强。

夹惊感冒的孩子,可以下天河水,并清肺、平肝。

虚邪贼风 避之有时

其实,小儿感冒发烧包括大人,重在预防,预防关键的要点在于避!

《黄帝内经》说:虚邪贼风,避之有时,这“贼”字用得太传神了。贼,就是在人没有防备的时候,偷偷摸摸进来的。所以,在孩子睡着的时候,出了汗毛孔开泄的时候、气温变化的时候、节气变换的时候,感冒流行的时候……都是身体懈怠疏忽容易进“贼”的时候,尤其要引起家长的警惕,注意护卫好孩子。

◎感冒是急病,必须速战速决

感冒对人体而言是一种急症,治病要行动快速。了解感冒发烧的大致进程,掌握几个要点,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对付它。

“阿嚏~~~”,记住,喷嚏是第一情报。打喷嚏,是身体的自我保护系统启动了,如同哨兵发现有人来犯,首先大声地呵退一样。有邪气要进来了,人体的正气就立刻振奋起来。而喷嚏正是正气振奋排除邪气的一种自我预警和保护措施。一打喷嚏,我们就该有所行动。不妨来一碗姜汤,趁邪气刚入还没立稳脚跟,借助姜汤通透、往外走的力量,把邪气赶出去。喝姜汤等祛外邪之行动,一定要及时,兵贵神速,一旦邪气深入体内,就不是那么容易赶走它了。

◎温通经络 奋起抗邪

赶不走的邪气深入体内,人会鼻塞——这是身体发出的正式警报:敌人已经来了,关紧大门﹗我们的鼻子就堵上了,继而流鼻涕。流鼻涕也是一种自我防卫。

喷嚏、鼻塞、流涕,进一步手脚发凉,意味着阳气被闭阻,不能温暖四肢末端了。这是邪气一步一步入侵,病情加重的路径。用中医术语讲,就是邪气闭阻,经脉不畅了。当然要奋力把入侵的邪气驱逐出去,在这个阶段,温通经络是关键,经络是道路,道路打通了,正气才能更好地去前线奋起抗邪。

温通经络的方法中医常用的有两招﹕

1、让大椎穴热起来

督脉是人体阳经的总汇,大椎穴正是督脉上发挥温通作用的最佳作用点,有发汗退烧的功能。温通大椎穴方法很多,风筒吹、浴霸照、热水冲、水袋敷或直接艾灸等,选用你方便的方式。以微微出汗为度。

2、用上紫苏叶 可饮可泡

紫苏叶有辛温解表祛邪的作用。小孩可用开水直接冲泡,煎也可以。记住不可久煎,水开后3分钟即可,一次喝完。如果没有起到效果,隔2至3小时再喝一次。

喝紫苏叶的同时可小口、小口喝下一碗热粥,以助药力。服后需要“温覆取汗”,就是盖上薄薄的被子,微微汗出但不能吹风。还可以用熬好的药温水泡脚,也能走经络,同样有温通的效果。

》》 体温本身并不是观察儿童疾病的真正的最关键的方法。对成人来说,体温的高低通常反映出疾病的轻重程度。孩子并非如此,因为他们的身体对温度的控制还不完善,所以只关注发烧症状并配合中医一些温通经络的方式,快速让孩子远离感冒,您学会了么?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免费学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