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儿科内外治方法

作者: 中医爱好者 分类: 中医养生 发布时间: 2015-07-15 07:50

小儿中医的主要内治法内治法是使药物直接进入体内的治疗方法,是儿科最基本的治疗方法。具体应用时要注意掌握以下几个方面。

治疗要及时、正确和审慎由于小儿生理病理上具有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发病容易、变化迅速的特点,因此要掌握有利时机,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争取主动,力求及时控制病情的发展变化。例如,小儿感冒初起只有发热咳嗽之表证,若治不及时或治不恰当,邪气内侵,可演变为肺炎喘嗽;泄泻日久,或暴注下迫,失治或误治,容易出现伤阴伤阳之变证。因此,当病邪在表,且有外解之机时,应因势利导,引邪外出,从表而解,不可凉遏而使表邪留恋,不可发汗太过耗损卫阳,也不可骤然固涩而闭门留寇。《温病条辨?解儿难》中指出:“其用药也,稍呆则滞,稍重则伤,稍不对证,则莫知其乡,捕风捉影,转救转剧,转去转远。”因此,儿科用药不仅要及时、正确,还应审慎。

鉴于传统煎剂虽有能随证加减,在体内吸收也较快之优点,但对于危急患儿则就缓不济急,此时可根据具体病情选用相应的急症必备中成药,如治疗高热惊厥的清开灵注射液。

方药力求精简小儿脏气清灵,随拨随应,因此,在治疗时处方用药应力求精简。要根据病儿的年龄大小、体质强弱、病情轻重和服药难易等情况灵活掌握,以“药味少、剂量轻、疗效高”为儿科处方原则。无论正治或反治,或寒或热,或寒温并用,或补或泻,或补泻兼施,总宜轻巧活泼,不可重浊呆滞,寒不伤阳,热不伤阴,补不碍邪,泻不伤正。尤应注意不得妄用攻伐,对于大苦、大寒、大辛、大热、峻下、毒烈之品,均当慎用,即便有是证而用是药,也应中病即止,或衰其大半而止,不可过剂,以免耗伤小儿正气。

注意顾护脾胃脾胃为后天之本,小儿的生长发育全靠脾胃化生精微之气以充养;疾病的恢复赖脾胃健运生化;先天不足的小儿也要靠后天来调补。儿科医师应十分重视小儿脾胃的特点,处处顾及脾胃之气,切勿使之损伤。正如《幼科发挥》所说:“脾喜温而恶寒,胃喜清而恶热。故用药者,偏寒则伤脾,偏热则伤胃也,制方之法,宜五味相济,四气俱备可也。”患病后注重调理脾胃是儿科的重要治则,要点是“节饮食,适寒温”。

重视先证而治由于小儿发病容易,传变迅速,虚实寒热的变化较成人为快,故应见微知著,先证而治,挫病势于萌芽之时,挽病机于欲成未成之际。尤其是外感热病,病情发展迅速,而医者在诊察之后,病家需取药煎煮,直到汤药喝下发挥药效。在这一段时间内,病情很可能已经变化。因而,医者应把握这种变化,根据病情的演变规律,提前一步,在相应的症候出现之前预先落实治疗措施,先发制病,药先于证,先证而治,顿挫病势,防止传变,达到治病防变的目的。即使是内伤杂病,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已成定理;然而补虚致滞,泻实伤正,寒祛热生,热清寒至之变不可不知。故用补益的同时,应注意兼以行气,免生中满;在用攻下剂时注意扶正,免耗正气;在用温热药时注意病情热化而稍佐以寒凉;在用寒凉药时应防止中寒内生适当伍以温热,此皆属先证而治之例。

不可乱投补益虚则补之,补益之剂对体质虚弱的小儿有增强机体功能,助长生长发育的作用。但是,由于药物每多偏性,有偏性即有偏胜,故虽补剂也不可乱用。正如朱丹溪所说:“虽参芪之辈,为性亦偏。”小儿生机蓬勃,只要哺乳得当,护养适宜,自能正常生长发育。健康小儿不必服用补益药,长期补益可能导致性早熟。或者小儿偶受外邪,或痰湿食滞,未能觉察,若继续服用补益之剂,则是闭门留寇,邪留不去,为害不浅。故补益之剂切不可滥用。

掌握用药剂量小儿用药剂量常随年龄大小、个体差异、病情轻重、方剂的组合、药味多少、医生的经验而异。由于小儿服药时常有浪费,所以中药的用量相对较大,尤其是益气健脾、养阴补血、消食和中一类药性平和之剂更是如此。但对一些辛热有毒、苦寒攻伐和药性猛烈的药物,如麻黄、附子、细辛、乌头、大黄、芒硝等,应用时则需要注意。为方便计算,可采用下列比例用药。新生儿用成人量的1/6,乳婴儿用成人量的1/3,幼儿用成人量的1/2,学龄儿童用成人量的2/3或接近成人用量。一般病例可按上述比例拟定药物剂量,但若病情急重则不受此限制。如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所用清热解毒药中,生石膏、板蓝根的用量也有超过成人一般剂量的。此外,尚可按处方中药味的多少、方剂配伍要求决定剂量。

小儿中医主要的外治法除了内治法,中医还有一些外治法也非常适合孩子的病症康复。下面,就为大家介绍几种中医外治法。

熏洗法利用中药的药液及蒸气熏洗人体外表的一种治疗法。如夏日高热无汗可用香薷煎汤熏洗,发汗退热;麻疹发疹初期,为助透疹,用生麻黄、浮萍、芫荽子、西河柳煎汤后,加黄酒擦洗头部和四肢,并将药液放在室内煮沸,使空气湿润,体表亦能接触药气。

涂敷法将新鲜的中草药捣烂,或用药物研末加入水或醋调匀后,涂敷于体表的一种外治法。如用鲜马齿苋、仙人掌、青黛、金黄散、紫金锭等,任选一种,调敷于腮部,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用吴茱萸粉涂敷于足底涌泉穴,治疗滞颐等。

罨包法将药物置于皮肤局部,并加以包扎的一种外治法。如用皮硝包扎于脐部以消食积;用五倍子粉加食醋调药包脐内,治疗盗汗等。

冷积热敷法将药炒热后,用布包裹以熨肌表的一种外治法。如炒热食盐熨腹部,治疗腹痛;用生葱、食盐炒热,熨脐周围及少腹,治疗癃闭等。

敷贴法将药物制成软膏、药饼,或研粉撒于普通膏药上,敷贴于局部的一种外治法。如用丁香、肉桂等药粉,撒于普通膏药上贴于脐部,治疗寒证泄泻。再如在夏季三伏天,用延胡索、白芥子、甘遂、细辛研末,以生姜汁调成药饼,中间放少许丁香末,敷于肺俞、膏肓、百劳穴上,治疗哮喘等。

擦拭法用药液或药末擦拭局部的一种外治法。如冰硼散擦拭口腔,或用淡盐水、银花甘草水拭洗口腔,治疗鹅口疮、口疮等。

拔火罐这是一种非常好的保健方法,它能促进气血流畅,营卫运行,有祛风散寒、止痛作用,深受群众欢迎。

小儿有病也可使用拔火罐疗法,只是需要用口径4~5cm的竹罐或玻璃罐,具体做法是先在局部涂上凡士林,然后迅速将罐紧紧罩在选定的皮肤上,因负压皮肤被吸入罐内而高起,约5~10分钟即可去掉。

拔火罐疗法方便适用,家庭中均可使用,对于外感风寒所致的肺炎喘嗽、腹痛、哮喘、遗尿等有较好疗效。但对孩子使用拔火罐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对6个月以内的乳婴儿禁用;对高热抽搐、皮肤过敏、水肿、出血倾向者,有明显营养不良、皮肤感染者,均不宜拔罐。

第二、取下火罐时,动作要轻柔。先以食指按压罐边皮肤,同时将罐向另一侧倾斜,使空气进入罐内,罐子便会很快脱落,千万不要直接用手拔,以免损伤皮肤,增加痛苦。

以上方法操作较简单,家庭中可使用,刺四逢和割掌指法却一定要专业的医生操作,不宜家庭成员自行操作。

刺四逢治疗疳证和厌食刺四缝疗法是儿科针法中常用的一种。四缝是经外奇穴,它的位置在食指、中指、无名指及小指四指中节横纹中点,是手三阴经所经过之处。针刺四缝可以清热、除烦、通畅百脉、调和脏腑等,常用于治疗疳证和厌食。具体操作方法:皮肤局部消毒后,用三棱针刺约1分深,刺后用手挤出黄白色黏液少许。

调和气血的割掌指法本法有调和气血、促进脾胃运化的作用,常用以治疗疳证和哮喘等病证。割治部位常取两手掌大鱼际处。具体操作方法:将两手掌大鱼际部位消毒后,用大拇指掀住刀口旁约1cm处,用0.4cm宽的平口手术刀直戳割治部位,创口约长0.5cm,然后挤出赤豆大黄白色脂状物,并迅速剪去,使皮肤复原,再用消毒纱布覆盖其上,若有出血则稍加压迫,然后用绷带包扎,5日后即可解除包扎。在包扎期间,注意防止感染。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免费学中医